走进“对话”
网友投稿文章
浙江省仙居县外语学校:赵永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呢?我认为有以下四性必须把握。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只有教师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了作者表达的方式,才能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说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我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理清一条主线。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作者所想表达的一个意愿。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全文就是抓住“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来反映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而工作劳苦是从工作量大,工作认真,工作时间长三方面叙述;生活简朴是从室内陈设简单,夜餐简单两方面叙述。教师理清此教学主线,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2 、悟透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也许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有所预料。一来可以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准备,二来是在学生课上只有一元理解时,可深入引出多元。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首先要领悟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理解了“纹丝不动”的真正含义,才能感悟到邱少云这个伟大英雄的光辉形象。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3、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如《草船借箭》一文,我在反复阅读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⑴诸葛亮明明是向曹操骗去了十万枝箭,课题却是《草船借箭》,你认为这个“借”字用得合适吗?⑵鲁肃是周瑜的部下,却私自帮助诸葛亮借箭成功,你认为鲁肃是吃里扒外,还是忠厚老实?设计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拓展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自主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常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指导学生朗读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拔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课文或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如在教《凡卡》一课时,我出示讨论题:“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一番独立地探求,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我抓住学生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一步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即使爷爷把凡卡带回乡下,能否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使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使学生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层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3、给学生充足的质疑契机。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人们对大榕树的赞美,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则是作者身临其境后对这种赞美的认可。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棵又大又美的榕树的确称得上是鸟的乐园啊!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这个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培养了自己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模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积收,学生问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这种对话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我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教者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对话时机。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下开展讨论最好。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当学完课文后,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时敌人有两个团防守泸定桥,再加上增援的两个旅,一共有八个团,而我军只派了一个红四团去夺桥,万一夺桥失败,红军不是会像石达开一样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吗?毛主席当时为什么不多派几个团,这样夺桥会更有把握。这一疑问再度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潮。我没有自己去向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讨论,对话交流:
生甲:我们红军很勇敢,一个团可以打败八个团,不需要派那么多兵力。
生乙:因为书中说了“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我军只要能在29日早晨赶到泸定桥,也就只是与敌人的两个团作斗争,因此有必胜的把握。
生丙:人越少行军速度越快。
生丁:泸定桥只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一座铁索桥,去的人再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2、培养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田忌赛马》一文,第二次赛马的经过是本文的难点部分,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合作学习,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和齐威王,各持上中下三等“马”,按田忌的下、上、中三等马分别对齐威王的上、中、下三等马的顺序进行演示比赛,这样再现比赛情境使学生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难点也就迎刃而解。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如何进行有效的对话呢?我认为有以下四性必须把握。
一、教师与文本对话,把握预见性。
文本是教学的凭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发掘,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只有教师准确地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弄清了作者表达的方式,才能找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切入口。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课前,老师得先和文本对话,即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把握好了,才能和学生交流。我备课没有什么决窍,说是那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走进课堂。”的确,读书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发现课文的内涵所在。我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理清一条主线。任何一篇课文都有作者所想表达的一个意愿。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全文就是抓住“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一中心句来反映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而工作劳苦是从工作量大,工作认真,工作时间长三方面叙述;生活简朴是从室内陈设简单,夜餐简单两方面叙述。教师理清此教学主线,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
2 、悟透人文内涵。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从课程广度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看,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就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他们的体验也许会五花八门,也许会让老师始料不及。因此教师在与文本对话时应有所预料。一来可以为教师上课时正确评价学生做准备,二来是在学生课上只有一元理解时,可深入引出多元。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师首先要领悟到文本的人文内涵,只有当教师理解了“纹丝不动”的真正含义,才能感悟到邱少云这个伟大英雄的光辉形象。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真正的熏陶和感染。
3、学会换位思考。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是单纯的自我理解和赏析,而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特别是当前的课堂已逐步转化为学生自主质疑的课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创造性的见地,提出创造性的问题,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如《草船借箭》一文,我在反复阅读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⑴诸葛亮明明是向曹操骗去了十万枝箭,课题却是《草船借箭》,你认为这个“借”字用得合适吗?⑵鲁肃是周瑜的部下,却私自帮助诸葛亮借箭成功,你认为鲁肃是吃里扒外,还是忠厚老实?设计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在求异中拓展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自主性。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学习更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常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也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些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读书吗?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那么老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指导学生朗读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拔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课文或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想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如在教《凡卡》一课时,我出示讨论题:“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一番独立地探求,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我抓住学生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进一步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为什么?"即使爷爷把凡卡带回乡下,能否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层层深入,不断转换思考的角度,使学生对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憎恨,使学生在强烈的情绪活动中受到教育。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层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3、给学生充足的质疑契机。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人们对大榕树的赞美,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则是作者身临其境后对这种赞美的认可。这句话的意思是,那棵又大又美的榕树的确称得上是鸟的乐园啊!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这个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培养了自己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开放性。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包括同桌的交流,小组间的交流和全班交流等几种对话的模式。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真正彻底摒弃自己唱主角,几个优秀学生当配角,大多数学生当群众演员甚至听众的状况,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罢,教学也罢,在阅读教学中,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发表了看法,其他人便是一种积收,学生问的对话无处不在,它能使个体认识更为成熟,更为全面。在这种对话中不乏有讨论,辩论,不乏有新思想。我想也正是他们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的创造。这就要求教者在学生反复读文的基础上,当学生有一定的领悟和体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交流汇报自己的理解情况。学生之间的对话要做到以下三点:
1、把握对话时机。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愤者,心求通而未得其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在学生“心求通”“口欲言”的状态下开展讨论最好。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当学完课文后,有学生提出了疑问:当时敌人有两个团防守泸定桥,再加上增援的两个旅,一共有八个团,而我军只派了一个红四团去夺桥,万一夺桥失败,红军不是会像石达开一样在大渡河边全军覆没吗?毛主席当时为什么不多派几个团,这样夺桥会更有把握。这一疑问再度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潮。我没有自己去向学生分析,而是让学生讨论,对话交流:
生甲:我们红军很勇敢,一个团可以打败八个团,不需要派那么多兵力。
生乙:因为书中说了“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我军只要能在29日早晨赶到泸定桥,也就只是与敌人的两个团作斗争,因此有必胜的把握。
生丙:人越少行军速度越快。
生丁:泸定桥只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一座铁索桥,去的人再多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2、培养协作精神。在教学中,尤其是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合作学习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田忌赛马》一文,第二次赛马的经过是本文的难点部分,学生很难理解。通过合作学习,两个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和齐威王,各持上中下三等“马”,按田忌的下、上、中三等马分别对齐威王的上、中、下三等马的顺序进行演示比赛,这样再现比赛情境使学生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难点也就迎刃而解。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进行学生之间的对话,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实实在在才是真
下一篇:在质疑中引导主动学习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