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诗词论文由于客观物质世界中诸多事物及其属性之间界限的不明确性,致使记录它们的语言符号也不可能有确定的外延,从而使语言的内涵呈现出精确性和模糊性相对并存的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模糊性是指概念外延的不确定性所造成繁荣思维判断的不确定性。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于1965年提出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交流活动,最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传达出的潜在信息。传递和接受的效果,受制于教学双方对语言等媒体的感性体验、理性分析水平、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模糊性。教育教学中的这种特殊的模糊现象已经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尝试着运用模糊性理论来解决,力求一种新型的模糊性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谈些浅见。
一、古典诗歌意思的模糊感知
诗是高度概括地反映生活的。它的语言凝练含蓄,又常常具有跳跃性,存在着较大的空白,规定的格式内,容纳了大量的潜在信息。儿童因受学习水平的不均衡发展、生活阅历的深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对诗义的理解会出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因此,教者应联系儿童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实际去创设情境,抓住传神的关键字眼从诗歌的整体上去理解诗文,而不能固守所谓的“标准答案”。如理解查慎行的《舟行书所见》中的“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一句,关键是理解“簇”这一字眼。字典中对“簇”字的解释有:“丛聚,聚成一团”,也有解释为“量词”,还有解释如“聚集和聚集成的团或堆”等,义项粗略不一。死守字典,学生的理解会生硬僵化。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我让学生借助彩图,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口述微风吹拂水面时的生动情景。在各自不同的叙述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将“簇”理解为“吹起”。我再让学生想象并口述没有月亮的夜晚,灯光照耀下水面起伏、水波粼粼的样子,学生便水到渠成地对“散作满河星”的情态和比喻内涵,有了一定的感受,从而使诗义前后融会贯通。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学习古诗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能力以及表述能力。
二、古典诗歌意境的模糊感悟
诗,美在意境,教学古诗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诗境之中。意境是一种“意会”的境界,感悟意境是对诗人心灵的触摸,是建立在客观信息上的个体主观心灵感受。这种感受及过程,是难以用准确无误的科学概念来进行具体描绘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左脑主于语言及与语言相关的功能,右脑主于综合、整体的听辩,包括想象、感知、直觉等等。可以说,意境的感悟关键在于激活儿童的右脑,使学生在音、图、声等多种显性手段结合的形象环境中,加强对诗句语言的咀嚼体味,利用儿童与诗句相通或相关的生活经验,唤起儿童的亲切感,缩短诗与儿童的心理距离,让儿童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境。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可采用电教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配合教者的语言铺垫,在轻柔的音乐的渲染下,泉水细细流淌、树阴映照水面、小荷初绽、蜻蜓独立荷花枝头。学生对全诗有了一定的感性理解后,再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一幅夏日荷池图,学生便会兴趣盎然,完全沉浸在诗境之中。又如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教者可将学生带入春天的大自然中,让学生在那菜花金黄,蝴蝶翻飞的美好境界中看一看,闻一闻,跑一跑,跳一跳,学生对“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境便能豁然感悟。这样做,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开发了他们的右脑,促使左右大脑的均衡发展。
三、古典诗歌情理的模糊领略
诗,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表达出诗人对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件等的爱憎或感叹。有的古诗直抒胸臆,如李绅的《锄禾》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句。但更多的是将丰富的情感及哲理蕴含在诗句之中,要通过由表及里的剥笋一样的层层推进的思维活动,才能有所体味。这样,儿童的体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样性及多层次性。因此,教者要善于抓主干,去枝叶,引导学生用诗的韵律、节奏来激荡其间的情感,将诗的语言化为有声的图画,从整体上去体味、领略诗的情感及哲理。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教者要启发诱导学生由彩图上的“一枝红杏”,在头脑中形成“春色满园”的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由“扫兴”到“欣慰”的心理变化过程,从直观上领悟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教学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将二者两相对比,一“喜”一“悲”,鲜明突出,再联系“祖国统一大业”这一共同主题进行情感升华。这样,学生在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播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
四、古典诗歌学法的模糊迁移
“教材无非是例子”,学习是为了应用。教者要对学生学习完古诗后反馈回来的信息加以模糊控制,将学法模糊迁移到相关的或相似的古诗拓展阅读中,巩固知识,掌握学法,提高能力。如,学习完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后,可让学生拓展阅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通过古诗学法的整体迁移,使学生从整体上大致掌握诗歌的意思,然后再根据两诗情感上的相似点引导情感上的迁移,使学生感受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进而升华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学用结合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需要强调的是,“模糊”不是含糊不清,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根据语言的特点充分地应用系统科学理论上的“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观点,从语言文字符号整体所呈现出来的模糊性上,总体地去把握对象,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创设一种良好的宽松氛围,激发个性化的描述及处理,培养创新精神。所以,模糊性理论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应用时,要把理解诗意,感悟情境,体味情理,学法运用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能割裂他们之间的潜在联系。要在水乳交融的和谐环境中进行总体的把握与体会,以求在模糊中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古诗中的“炼字”艺术例说
下一篇:让体验在课堂中轻舞飞扬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