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之水 为物所蓄 济济之文 为仕所谙
综合论文玩文字的人都一定知道“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事方式,是电影艺术的基础。“蒙太奇”一词来自法语,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思是构成和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蒙太奇”是指剪辑和组合;借用到文学上是指结构与表现的创作手法。现在,我把它借用到解读语文新课程上来,企图运用“蒙太奇”的这种独特手法换一个角度来解读、验证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意为抛砖引玉,引起争鸣。荒谬之处,在所难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前言》部分对语文课程作出了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不可偏废。可是解放后的几十年里,语文教育左右摇摆不定,恰恰忽视了人文熏陶这一点。今天的语文课程承继了几千年的汉民族优秀文化与文明,接纳了它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文明,因而其本身所蕴涵的人文内涵是极其厚实、宽泛而丰富的,它对学生人生的影响──人格、人品、修养、价值观等精神领域的追求和形成是无它科可以替代的。
当我们翻开语文新课程的一册册教材,浏览一组组精美范文,聆听一堂堂朗朗书声的语文课时,佩服编者大家们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国家意志与国民意识,民族精神与世界共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历史复兴与人类文明,人生价值与社会进步,和谐极致与民主平等等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无不涵盖、无不涉掠。新课程的这种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犹如华夏大地上纵横交错、星罗密布的江河小溪中的涓涓溪流、清清之水,通过济济之文渗透、流露。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淳或浑。品之有味,嚼之余香。文为仕所谙,水为物所蓄,并孕育万物;人文之“水”为人所蓄,滋润人类。新课程的这种人文建构无疑是试图让学生在品读一篇篇茗文时,潜移默化地使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的涓涓细流、清清之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中得到感化、熏陶和升华,从而逐渐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和人文的素养。
那么,就让我们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对语文新课程的人文性进行一番剪辑吧!
一、以人为本的诗性文章处处关注的是生命
有人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承传,是一种研究事理物理的逻辑;而东方文化则是一种诗性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道统。她提倡的是道德文章、灵动文思和生命文化。天下文章均为辍文者思想、灵魂、性情的再生与体现。观文者理应披文入情,顺着作者的思想和文脉细细体验,入情入化般地与生命文章一起博动回转。先让我们拿《柳树醒了》(人教版一下第1课)一课来观照:作者雪兵是用诗性的儿童白话来帮助学生解读富有生命的春天的: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给说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柳树给洗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柳树给梳绿了;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柳絮飞走了;孩子们跟柳树玩耍,孩子们长高了。你看,文中的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与孩子们一样,作者都赋予了它们以人的生命、性灵和博爱。是雷、是雨、是风、是燕、是人,是春天里的生命体。它们,间或他们与柳树是朝夕相处的朋友,是一起玩耍的伙伴。这种白话诗,贴近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极富情味,细细体味起来真有一种叫人悦纳的亲和力。──这便是汉语言文章所蕴涵着的人文啊!无疑应采用吟诵法来施教。
再来读读《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后的六个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你看,古人把这些词都赋以它们以生命的新绿、生命的灵气、生命的朗润、生命的音符和生命的张力。还有《四个太阳》(人教版一下第18课)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噢,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作者把自己的童心、童趣、童乐、童画和自己的心愿、希冀融于太阳与春天之间,化于天真无暇的童谣韵语之中,真可谓一语七情。景与文,文与人浑然一体,把一个色彩斑斓、万紫千红、桃红柳绿、勃勃生机的春天处处涌动起生命的旋律。课本中这种以诗性的语言,人本的理念,关注生命体的蒙童读物,俯首可拾,诵之皆朗朗,体之皆亲和。妙哉!
二、以和谐相宜的人本理念时时规范的是道德
有人说,中国人的人生本来就是语文人生。我觉得一点不错。在古代,女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谙国事,但绝不可以不知《女儿经》;少儿可以不出门,可以不习武,但绝不可以不读《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看起来似乎是纯粹地让孩子从小习得语言和文字,其实并非仅仅是学习语言,而是学习一种文化传统,一种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道德观。而这种道德观与世界观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积淀得最深厚、影响最深远的部分便是和谐相宜的为人处世的人本思想和道德文章。几千年来,国人心中根深蒂固。
新课程一下语文《识字2》正是承袭了《三字经》的传统文化和韵文法则编写的:“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要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这些传统的思想和做人的准则在当今的孩子身上很难找到范式,要么是“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只懒猫子”,要么是“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家里要听我的话”。汉民族传统的“父子亲,夫妇顺,家庭和,百业兴”的训诂确实需要重新拾起,以承继优秀的中华文明与文化。这种文明与文化在华人圈里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区传承得比我们好。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更加需要在下一代的孩子身上进行熏陶、感染,以规范他们的道德行为。因此,人教版一下语文教材为此单独设置了一组课文,除《识字2》以外,编辑了四篇课文。一篇是《看电视》:爸爸放弃精彩的球赛让奶奶看京剧,奶奶又把京剧频道换成球赛让爸爸看;第二篇是《胖乎乎的小手》:小手不但给爸爸拿拖鞋,给妈妈洗手绢,还给奶奶挠痒痒;第三篇是《棉鞋里的阳光》:在妈妈给奶奶晒棉被行为的感召下,小峰也学着给奶奶晒棉鞋;第四篇《月亮的心愿》则写了幼小的珍珍宁愿放弃梦寐以求的郊游而主动留下来照顾生病的妈妈。这一组课文所倡导的是古人教子皆用的“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的传统道德思想。文本中所蕴涵着的母子间、父子间、婆媳间的浓浓亲情──互相体贴、关爱、谦让和照顾,看似平常、什小、渐微,实则要做到却又很不容易。在整组课文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读文,多番感受;移情体验,感悟真谛。蒙童之年时时刻刻地受到民族传统文明与文化──家庭和睦、人际和谐、浓浓亲情、伦理准则、道德规范、人本真谛的熏陶与感染。适哉!
三、以天人合一的人生价值事事追求的是平衡
古人以为,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先人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追求的是“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的乾坤清纯之气和“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的宇宙活泼之机。这种思想与追求现在看来且更具有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在盲目发展生产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强调GDP指标的年代,国人是热血沸腾,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竭尽人类之能毁坏自身居住的家园。直至近年人们才意识到若不加以遏止,灾难将永无止息之日。《小熊住山洞》一课,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唤醒人们的良知:为追求家家居住豪华宽敞的现代化住宅,耗尽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森林等不可再生的资源。毕竟木头房子远比山洞要舒适的多,但是要造木头房子就得砍到不少的树木;要砍到不少的树木,赖以生存的环境将遭到毁灭性破坏;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人类便无法生存下去。这个生态链几千年前的儒家、道家、法家都已经认识到,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难道还不知道吗?为催醒国人的良知,作者借用童话的笔触描绘了一只有良知的小熊──在长满绿色的春天,在开满花儿的夏天,在结满果子的秋天,在树上栖息着许多鸟儿的冬天与让自己住上美丽舒适的木头房子之间进行甄别、选择,它选择了后者“舍不得砍”。于是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来感谢小熊!那么,我们的国人总比小熊更有良知吧!为何不能“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呢?
世间万物皆生灵。人类若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是明知之举。不然,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为何如此大声疾呼呢?人们目睹了满目创痍的家园,开始踏上了寻找自身生存的家园、生态的家园之路。给自然界的生命一点关爱吧!──《爷爷和小树》(人教版一上第5课)一文中,仁慈的爷爷在天寒地冻的冬天给小树穿上了暖和的衣裳,小树就不再冷了;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小树给爷爷撑起了凉凉的绿伞,爷爷不再热了。你给予我温暖,我赐予你清凉;你给予我关爱,我回报你真诚。作者所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物性平衡的理性人学;所倡导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本思想。我们的老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若能把握得当,授之有理,学之有法,定能让孩子们享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沐浴到人文关爱的阳光,播下人文启蒙的种子。疾哉!
四、以和谐为极致的审美追求处处濡染的是性灵
语文新课程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渗透了人文因素,增加了文学色彩,注重了熏陶感染,强调了感悟天地景物、宇宙万象。文本所赋有的文字之美、音韵之美、涵咏之美、意象之美实为解放后小学语文教材之最。(我个人的直觉)不少茗文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吟之诵之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似天地间空灵之妙境也。真可谓世间一切景语皆情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新理念 新特点 新教法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