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从这里起步,掌声在这里响起
课改论文课改实验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广大教师的心田。新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力,要求我们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是激励与唤醒学生的地方,是学生活起来、动起来的乐园,是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学会了用鼓励性语言来评价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学会了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会了主动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学会了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学会了如何驾驭课堂教学;学会了使用富有人文性、艺术性、鼓励性的语言来组织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真正呈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过程是生成的、动态的过程,充分体现出师生在课堂上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
讲了《乌鸦喝水》这一课,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多了“乌鸦为什么要喝水?”“乌鸦为什么只喝瓶子里的水?”“乌鸦是怎么想到喝水的好办法的?”……孩子们和小伙伴合作解决了这些自己提出的难题。有些答案还很精彩呢!一个平时就很活跃的孩子在形容口渴想喝水的感觉时说:“我口渴的时候感觉喉咙里像有个太阳,烤得我的嗓子直冒烟!”一位平时就文静秀气的小女孩稚气地说:“我知道乌鸦为什么只喝瓶子里的水。因为它找了好多地方,没有看见池塘、小河、江河,只看见了一个瓶子,里面有半瓶水。”我忙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她继续慢条斯理地回答:“我是从‘到处’这个词看出来的。”她的同桌也不甘示弱,马上站起来补充:“图上画的也只有瓶子呀!”
其实,上课前,我只设计了三个重点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它想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办法?是怎么想到的?”“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吗?谁比乌鸦更聪明?”孩子们却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这么多他们的“重点问题”,我不禁困惑了,如果俯下身子看学生,那这些问题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主解决疑惑,那课堂时间一定是不够用的。在观看了孙双金老师的课以后,我深深折服于他的问题的精练、直奔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省时高效的课堂效果。来自于学生的问题还要不要解决?课堂的效率要不要提高?这两个问题困扰着我。我想,除了要吃透文本以外,更多的还是应该背学生,了解他们眼里心中的想法,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才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知道我这样想对不对,晚不晚。
孩子们在这节课上越说越起劲,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他们在和乌鸦比谁的办法多时,说的办法令我惊异。除了想到用吸管,用麦秸吸水以外,一个孩子一本正经地说着他的好办法:“可以找来一个厚点的塑料袋,然后把瓶子推倒,让水流进袋子里,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还有一个男孩子紧缩眉头半天才很有把握地站起来说:“乌鸦可以找来麦秸,把麦秸弄弯,放进瓶子里,再找来一个大点的瓶子,然后把弯的麦秸口对准瓶子,把爪子踩进小口的瓶子,把水一点一点地压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说法立即招来了小朋友的一致反对,有的说,瓶口小,嘴都伸不进去,怎么把爪子伸进去啊?有的说,太费事。还有的说,乌鸦到哪找更大点的瓶子?它能叼得动吗?说的他是哑可无言。我笑着走到他身边,对他和其他小朋友说,乌鸦要谢谢你,因为你帮它动脑筋想办法了,知道吗?你还说到了以后上初中才学到的压力呢!多了不起啊!乌鸦也要谢谢其他的小朋友,是你们让它知道哪个办法能用,哪个办法不能用。你们比乌鸦更聪明!听了我的夸奖,孩子们都笑成了花!
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原有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打破了,师生互动成了课堂的主旋律。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成功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师生民主平等,在独立中合作,在合作中独立,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热情地参与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交流和合作,敢于提问,善于发现,老师似学生,学生似老师;学生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
瞧!这是我在给一年级孩子们上数学课--《统计——庆功会》:
孩子们打破了原有的整齐划一的座次,6人一组,围坐在一起,课从投影
屏幕上学校要开庆功会的场面开始。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在班上开一个庆功会,为了开好这个庆功会,我们要准备做些什么呢?”我问道。
课堂上立刻举起了小树林般的手臂,孩子们的回答有的叫你高兴,有的让你吃惊,有的使你忍俊不禁……而更多的孩子说:“开好庆功会要准备许多好节目,还要买一些好吃的水果。”
“庆功会上需要买哪几种好吃的水果,每一种水果又该买多少才够大家吃呢?”我又问。
“这要问问大家都愿意吃哪些水果,每个人想吃几个。”一个孩子答道。
“对了,你答得真好,如果我们要搞清楚庆功会上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就首先要把需要每种东西的数量搞清楚,这就需要学会‘统计’”。
在学生初步产生调查统计意识、理解调查统计的作用后,我又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什么办法统计庆功会上需要买哪些水果,买多少水果。
整节课我自始至终在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中展开教学,课堂始终充满一种热烈、活跃的气氛,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对每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充满了自信和勇敢。
从《统计——庆功会》一课中可以看到,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讲解,而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倾听学生的讨论,给学生个别指点,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学生积极主动,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规定,不仅参与学,也参与教,出现了师生互教互学的感人场面。
实施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权利。实施新课标的课堂中,我们发现,教师既注重了共性教育,又注重个性发展。教师从教案设计起就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个性品质呈多样性的特征,注意了因材设计的策略。比如提问:“你读懂了什么?”“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提出来?”提问方式的改变,面向了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见解的可能,个性也在回答中自然显现,一些独特的理解、想法体现了创新的意识。
学习《鲁班和橹板》这一课,我吸取以前讲解课文时,所提问题多、碎的教训,精简提问:
一、学习第1-2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发明橹板?自由读文后,让学生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最后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二、学习3-4自然段。思考:1、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呢?同桌互读,小组讨论过后,交流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2、鲁班怎么会想到发明橹板,受谁的启发呀?指导读出鸭子游戏时的欢快。
三、自由读全文。思考:你觉得鲁班是个怎样的人?你知道鲁班还发明了什么?
一节课上下来,自己觉得很顺利的完成了课文的学习。但在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讨论的时候,小彭乾拉过我细声细气的对我说:“老师,我有一个小问题。鲁班为什么不用细木棍做橹板,非要用粗木棍?”我一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没必要浪费时间去纠缠,只象征性的随口在全班同学面前提了一下,没想到“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小小的问题却被孩子们讨论出了令我为之汗颜的精彩的课堂生成。有的孩子说因为细木棍不结实,不但起不到省力的作用,还帮不了老艄公。有的孩子说,木棍太细就没法把它上半截削成圆形,下半截削成扁形,就不像鸭子的脚了,老艄公摇几下就断了......
我真没想到一个在自己眼里看似微小的问题,却被孩子们讨论、解释的如此精彩。小问题引发的大课堂让我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眼高“口”多,让我重新认识什么是“俯下身子看学生。”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发现,教师不仅注意传统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还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进行学科的整合。既重视学科自身的整合,又重视学科间的整合。事实上,现在的语文课本,就像生活的万花筒,历史会跟你对话,自然会向你招手,景观会使你入迷,情致会让你兴奋。因而语文教学的整合策略在教师中就创造出来了,有的采用理一理、调一调、联一联的方法,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孩子天生都具有灵性,都有好奇心与表演欲,他们对课文所写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入音乐、美术、表演等内容,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景,表演体会情景,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伴相随、有机结合,情真、意切,体现了美、情、趣、活的教学特点。第一册的《北风和小鱼》一课,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小鱼的勇敢和北风的盛气凌人,富有情趣。教学本课时,我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观察实物、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示、表演等方法,侧重理解一些重点词语。如通过观察图画理解梧桐树变黄了,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落”、“躲”。分角色朗读时启发学生根据内容配上动作,进行有表情地表演。通过看图和表演,课文所描绘的图像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步清晰起来,使学生“入境、悟情”,生动形象地感悟青草、梧桐树和鸟儿“怕”北风、北风的盛气凌人和小鱼的机智勇敢。最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创造,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把讲台当舞台,让学生扮演小草、梧桐树、小鸟、小鱼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演,尽情发挥艺术灵性:用人声模拟北风吹的声音;用手臂摇动表现北风中的小草,伸开的手掌表示梧桐树叶;双手向后摆动表现在水里游的小鱼……学生个个参与,人人动脑,边读边演,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演中创新。不但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下一篇:树立课程新理念 打造课堂新教学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