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的一些困惑

课改论文
首页 > 教师 > 教学一线/2006-03-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课程改革伊始,接触一门全新的课程,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方法……一切都是新的,让人觉得新鲜。但新鲜感一过,课改实验中的种种具体问题一下子凸现出来了。每次两节艺术课上下来,总觉得特别累,而且经常感到失败。艺术教学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艺术课究竟该怎么上?应该教给学生哪些知识点,各个知识点在艺术课中如何分布?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通过绘画、手工、音乐、戏剧、表演、游戏等活动,达到教学目的。这些问题一直令我感到困惑、迷茫。这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人指导哇。

  应该说每次上课我都花了很多时间、想了很多办法,也投入了很高的热情,而学生并不是每次都被感染,教学效果不太好,所以上得很累。经过认真分析,发现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包括:

  1.每一个课题都应该有一个人文主题。只不过,有的是显性的,容易把握一些,有的是隐性的,需要去挖掘。例如:《小土粒》一课的人文主题比较明显,是宣传环保、保护泥土。关于每课的人文主题,应该多组织学生讨论,多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它。

  2.每一课都会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应该有主次、有重点,不是越多越好、越杂越好。而且一节课本来就只有40分钟,再组织教学要花去一些时间,能安排的活动是很有限的。活动多而杂,如蜻蜓点水一般,看似丰富(有时是忙乱),其实没有实效。有时课会变成“四不象”----我有时上着上着感觉像上说话课了。所以,活动应该围绕教学要求、人文主题,做到少而精。

  3.基础知识不能丢。那教到什么程度,是提高还是降低?各个知识点怎么分布?现在的艺术教学中我教的知识点很少很少,有时几乎没有。这样做可能是走进了误区。《小土粒》一课就几乎没有基础知识的教学。音乐的、美术的、表演的等几乎都没有。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奠基,学生将来的知识体系大厦会不会属于“不合格工程。”

  4.新的艺术教学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在教学中发现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例如:让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示范画了一只老虎,就会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都画老虎,绝大部分头的方向都不改变。这样显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但完全不示范也有弊病。真不知该如何取舍。我平时上课有时没有示范和板书。这样行吗?

  5.常规很重要。开学到现在,工作重心放在教改上了,忽略了常规的建立。现在上课很头疼。主要是:(1)不会倾听。包括老师讲课和同学回答问题。有时觉得活动因此没法开展。(2)课前组织比较费劲。上课铃声好像对他们影响不大。今天受到授课教师的启发----配合琴声进行师生问好、起立、坐下、活动后暂停时的配乐动作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