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之父”
语文大杂烩“欧元之父”:罗伯特·曼德尔
2002年1月1日,欧洲12个国家的3亿多人开始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这是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世界各国都对此事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人们不会忘记,欧元从理论的建立到现钞的流通,整整经历了漫长的40个春秋。而首创“最佳货币区域”理论,并一直倡导在欧洲实行单一货币的“先行者”,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淬为“欧元之父”的国际著名货币理论专家罗伯特.曼德尔教授。
大器早成的青年博士
曼德尔1932年10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斯顿,曾经就读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生阶段学习。1956年,曼德尔以一篇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论文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时年24岁。1961~1963年,曼德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部门工作,1967~1971年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还曾先后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欧共体等国际组织及拉美、欧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担任顾问,从1974年起,他担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至今。曼德尔曾多次访问中国,1995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荣誉教授”称号;2000年12月,他被中国南京大学聘为名誉教授;2001年12月,又被广州中山大学授予经济学名誉博士学位。
在长达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曼德尔发表了许多关于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文章,在国际货币领域造诣精深、成就卓越,成为国际经济学的奠基人。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均以学术论文形式发表,数量达100多篇,其中重要的研究成果汇集在他于1968年所出版的《国际经济学》和1971年所出版的《货币理论》两本专著中。为表彰曼德尔教授对在不同汇率制度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及最佳货币区域所进行的分析,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99年10月授予他诺贝尔经济学奖。
欧元学说的“开山祖师”
1961年,29岁的曼德尔博士发表了题为《最佳货币区域》的论文,首次提出一些国家放弃货币主权而使用一个共同货币的问题。他认为,在一个区域内,只有生产资料以及劳动力资源能充分自由地流动,那么在这个区域内实施单一货币,将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平衡商品之间的比价。
曼德尔的理论问世后,立即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些学者对这一“激进”思想提出批评,另一些学者则对其进行了补充和修正。重要而幸运的是,它逐步被人们接受并被欧洲的决策者们应用到了国际经济政策的制定之中――欧元的采用,就建立在这个理论上。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内统一的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各国正在逐渐融合。启用统一的货币,可以减少各成员国之间兑换货币带来的麻烦和损失,降低交易成本,使贸易和投资更为简单。从2002年3月1日起,欧元已真正成为其区内各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原欧元区各国货币如比利时法郎、法国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荷兰盾、西班牙比塞塔等均最终退出流通。当欧元一步步地从概念变成现实的时候,其首倡者曼德尔获得“欧元之父”的美称也就不足为奇了。
洞察危机的卓越预见
除“最佳货币区域”理论之外,曼德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个贡献,是指出在不同汇率体制下,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带来的效应。他在1963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告诉人们:“在固定汇率制下实行财政政策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实行货币政策和在浮动汇率制下实行财政政策则是无效的。”这套学说的一个深刻结论,已经普遍成为政府选择货币政策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在资本自由流动、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的控制权、本国货币对外币汇率的控制权、本国货币发行量(物价水平)的控制权三者中,政府只能选择选择享受其中两者,而不可能三者兼得。享受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便只能在控制汇率和控制物价水平两者之间作选择;而对于那些既企图盯死汇率,又企图控制物价水平的国家,实施外汇管制就在所难免了。
曼德尔的开拓性见解预言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现实,成为开放型经济实体制定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同时,该理论对于分析当代国际经济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比如,近年来多次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可以在曼德尔的国际经济理论中找到答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出现过几次重大的国际金融危机,如1992~1993年发生了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发生了墨西哥比索危机,1997~1998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还发生了巴西金融危机。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东南亚国家货币多与美元挂钩,1995年后美元坚挺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升值,使得这些国家出口竞争力严重削弱,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东南亚国家货币出现贬值的压力。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东南亚各国又大力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以便弥补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与经常项目逆差,结果这些国家就在经济上陷入了两难困境;若要保持汇率的稳定与资本的自由流动,就会增加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赤字,加剧本币贬值的压力;若要维持资本自由流动和提高出口部门的竞争能力,将无法保持汇率的稳定,从而会导致资本的大量外逃。加上国际金融投机家的操纵,使得矛盾一触即发,结果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
“供应学派”的理论先驱
曼德尔教授还有一项政策成就,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公告中没有提及,而在美国却颇具影响,那就是他曾是里根总统时代“供应学派”的理论先驱。战后的美国,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企图通过国家调节,人为地膨胀总需求,以致政府开支、预算赤字、公债发行、税务征敛以及物价水平,都不断膨胀,形成了凯恩斯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滞胀”现象。
1971年,曼德尔教授率先提出了后来被归纳为“供应学派”的基本主张。他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一方面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减少税收,以增加工人收入,舒缓资本家的压力。他还认为减税之后政府的税收未必减少,因此不一定会增加政府预算赤字。他的主张,遭到许多人的反对,但也得到了经济学家拉弗、《华尔街日报》副主编温尼斯基等人的支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为了需求,就必须供给。他们以《华尔街日报》为阵地,大声疾呼减税,反对通货膨胀,强调充分依靠市场机制来刺激劳动生产率。1981年,里根出任总统后,接受了曼德尔的理论,并做出决策,将其主张付诸实施――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货膨胀,降低公司最高所得税率以刺激经济增长。结果战绩彪炳,到了1983年,减税的效应得到了显现,美国经济开始了持续多年的增长。
另有一事值得提及,1999年,曼德尔曾警告说,“美国的经济增长今后两年将放缓,美元将随之转弱”,这一预言随后又被实践所证实,显示了一位国际货币理论大师、金融和财政政策混合理论创始人的先见之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佛教用语:“无间道”
下一篇:城市雅号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