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四大发明叫板旧版四大发明

语文大杂烩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假如有人告诉你,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妇孺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竟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你会怎么想?

  谁还能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新四大发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王渝生教授日前提出:“新四大发明”,至少应该和“四大发明”平起平坐。

  究竟是何方“新四大发明”敢向“四大发明”叫板?

  新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之说,其实是舶来品,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一书,距今约有400年了!王渝生教授指出,随着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日趋全面,国内科技史专家发现:还有四项发明,足以撼动“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排序中的至尊地位。

  中医中药古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学,而现在,民族性、区域性的医药学大都被西医“消融”,唯有中医中药仍以完整的医疗体系独立存在于西医体系之外。中医中药不仅服务中华民族几千年,而且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学专家的青睐。在当前防治“非典”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发现,利用中医中药清热、化温、祛风,从而调理机体、缓解症状,效果值得重视。

  赤道坐标系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赤道坐标系统的国家,以赤道二十八宿为准,研究日、月、星辰的运动,而古代西方则采用黄道坐标系统,提出所谓黄道十二宫。现代天文学证明,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中,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系统替代了黄道坐标系统。

  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的记数,最大的记数达二万多。后来,这种记数法逐步发展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位的十进位值制,成了记数和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发明。古代世界各国曾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都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

  雕版印刷谁是世界雕版印刷术的先驱?1968年,韩国庆州发现唐代武周时期印刷的《无垢金刚经》,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一场“中国是不是雕版印刷鼻祖”的争论。我国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等证实,该印刷品印自中国长安,而且中国还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证明雕版印刷始自中国隋唐时期,中国是世界雕版印刷术当之无愧的先驱。科技史专家认为,中国早在宋代就有活字印刷术,但明清两代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依然使用雕版印刷,而非活字印刷,可见雕版印刷在当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

  趣味版“四大发明”

  “很多人以为,中国的古代发明好是好,就是古了点儿,和现代生活总是隔了层纱,关系不大了。其实,很多我们在平常生活中见惯了的东西,追问起祖宗八代来,竟有许多是中国的古代发明。”王教授如数家珍———

  人痘接种———现代免疫学

  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公元10世纪,种痘技术起源于中国,16世纪,人痘接种普及,18世纪末,欧洲将此技术用于种牛痘和其后的现代免疫学中。今天,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合力研制SARS病毒的疫苗,打的也是现代免疫学中的一场硬仗!”

  被中香炉———现代平衡环

  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就成了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薰香的“被中香炉”。奇处就在这铜制容器上:不论香炉在被子里怎么翻滚,香炉四周的环形支架都能保证香炉呈水平放置,丝毫不用担心火炭会倾覆。何其妙哉!

  “你看,这不就是现在航空、航海中广泛应用的万向支架吗?现代航船上的指南针、飞机上的导航仪,在颠簸中能保持平衡,靠的就是中国古人取暖的一个‘小玩意儿’!”

  记里鼓车———现代Taxi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锣鼓。

  “这下你知道了吧?现在满大街跑的Taxi,它的计程方式和记里鼓车没有本质区别。”

  秋石———现代性激素

  这是一种外形颇似秋天白霜的晶体。

  公元前2世纪,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首先使用“秋石”一词,来指称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性激素。公元11世纪,张声道在《经验方》中又确切记载了秋石的制法。

  “今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性激素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在欧洲,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发现尿液中有性激素。”

  国外版“中国发明”

  “其实,丝绸、瓷器、金属冶炼、农业技术上的精耕细作,哪样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发明啊!”王教授拿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1900-1995)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其实不光中国人在数‘新四大发明’,外国人也在数。”记者翻了翻,发现书中一一列举了中国向西方世界传播的26项技术,除传统的四大发明之外,还有鼓风机、帆车、船尾舵、马挽具等。“李约瑟博士曾这么感慨:我用英文字母作为序号介绍中国科技,从A到Z,26个字母用完,介绍也就不得不结束了。”

  王教授又拿出一本书,《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这是一个名叫坦普尔的美国记者写的。”

  坦普尔在李约瑟80多岁时采访他,李约瑟对这位记者说,“你采访我,不如去读我的书。”坦普尔读完《中国科学技术史》,竟被深深迷住了,“李约瑟博士没有做完的事情,我来做!”作为李约瑟博士的弟子,坦普尔于1986年写完了这本旨在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著作。在这本书中,坦普尔为了能够“比我的老师记录下更多的中国古代发明”,采用阿拉伯数字列序,共收集了100项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古中国发明。

  “现在提‘新四大发明’、‘新新四大发明’,并非什么都要‘古而有之’,也非哗众取宠、玩数字游戏,而是为了让年轻一代更全面地了解过去,记住过去。不能数典忘祖,而要继往开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