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木——森林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
百科小知识植物
佚名
在美国西部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专食嫩芽嫩叶的云杉卷叶蛾。这种小害虫长到一定阶段便变成蛹,然后蜕变成飞蛾,飞蛾产卵,卵又变成毛虫。在这一生命循环过程中,只有毛虫阶段专门吞噬叶芽,对树木构成危害。然而在过去20年至50年的森林生态循环过程中,这种卷叶蛾的数量剧增,数百万英亩珍贵的树木遭到饥饿的毛虫群体的蚕食,大片大片的冷杉、云杉衰败、死亡,变成一棵棵死木。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农业部森林服务机构的昆虫学家托罗夫·托格森来到俄勒冈州东北部,专门研究云杉卷叶蛾迅速蔓延的原因。他的任务是研究西部云杉蛾的生态动力,这个工作在他看来就是集中揭示云杉蛾的致死因素,弄清楚当这些害虫处在最具破坏性的幼虫期,在还没来得及长成成虫、交配产卵繁殖新虫之前,是被什么东西吃掉的。为此,他将研究目光进一步投入森林的生死关系网络中。
他发现,在无数个短则几个月、长则数百年的森林生态循环中,从真菌到冷杉的所有生物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而许多这样的生态循环都跟森林林地上的死木密切相关。
多年来,住在森林中的人们都认为死木只预示着火灾和疾病,托格森的看法正好相反,“死木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更茁壮的树木腾地方,为了使其他的野生物种保持平衡,一些树木必须正常死亡。
鸟对控制害虫的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危害树木的昆虫数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以下时只会引起树木的小规模死亡。而当某些偶然因素发生、引起有害昆虫大量蔓延时,大片的森林就会毁灭。因此,如何使这些有害昆虫保持在低水平线上,就成为森林管理者必须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喷洒药剂只是虫灾爆发的早期可采用的方法。
那么,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有害昆虫的数量,使其保持在低水平线上的呢?有害昆虫与受害树木的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联系网络,深深地吸引着托格森和他的同事们。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马蜂、苍蝇和蜘蛛使毛虫生力军遭受损失,但很快证实它们并非是控制有害昆虫数量的关键因素。我们随即预感到这是鸟儿在起作用。”托格森与同事想出了新的主意:建立一个巨大的笼子,把鸟儿挡在树林之外,进行控制研究。
孩提时代拼装玩具的记忆,为他们建造这个结构古怪的树笼提供了灵感。他们在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学院的草坪上,用大量的塑料管和塑料网架构起玩具般的六边形树笼子。它可以围住10至12英尺高的树木,并可通过活动梯子接触到树的顶部。后来他们又把梯子加高到20~30英尺。研究的结果表明,受笼子保护免遭鸟儿干扰的树上,毛虫成蛹的数量比未受笼子保护的树上的毛虫多六倍。
当然,并非所有的鸟儿都吃昆虫,但大多数鸟儿都是食虫鸟。有些种类的鸟儿夏季里每天要吃300只昆虫。一对黄昏蜡嘴雀在饲养后代期间可以吃掉2.5万~5万只毛虫。其它以毛虫为食的鸟儿还有褐斑赤雀、美洲旅鸫、唐纳雀、松金翅、白冠麻雀、红玉冠戴菊等。总体来看,山雀、北美雀类小鸟、和啄木鸟等全年待在一个地区的留鸟(与候鸟相比)是捕食毛虫和其它昆虫的主要角色。
蚂蚁协助鸟儿
真正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有一些被笼住的枝杈上(也就是说,鸟儿无法靠近的地方),毛虫的数量在科学家看来有点太少了,或根本没有。既然鸟儿吃不到这些枝杈上的毛虫,那么它们上哪儿去了呢?
“正当我们站在这些树枝下迷茫困惑时,我们突然发现鞋子的四周蚂蚁成群。我们感到好奇,难道是这些蚁群把毛虫消灭了吗?我们走近树干仔细观察,果然发现蚁群沿着树干上下爬动。”
为了证实是蚂蚁所为,他们思考如何将蚂蚁和树木隔离开来的办法。答案有了,他们想起一些果园主为了防止害虫爬上果树而将一种被称为“烈酒”的黏性物质涂在树干上。该物质的密度相当于冷却的油脂,可挡住任何想爬上树吃叶芽的害虫。他们于是在用笼子围住的树木的树干上再涂上“烈酒”。实际的结果是:采用笼子和“烈酒”双重保护树木上的毛虫,比没有受保护树木上的毛虫多10~15倍。
尽管鸟儿和蚂蚁对毛虫数量的增减起着重要作用,但托格森强调:这两种食虫动物只在虫灾未爆发,或虫害水平最低时发挥着它们稳定的重要作用。严格地讲,它们并不能控制虫灾的爆发,它们的功能实质上是维持两次灾害之间森林生态的长期稳定,并使这个间隔延长。换言之,害虫的天敌对消灭虫灾确实起一些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
死木和倒木是鸟和蚂蚁的生存依赖
野生动物学家伊夫琳·布尔是托格森的同事。她在研究啄木鸟的饮食时发现,俄勒冈州东北部啄木鸟的食物中有95%竟是蚂蚁。但啄木鸟并不是从树上啄掉蚂蚁,而是先用其坚韧有力的嘴捣毁那些建在林地枯树干中的蚁巢,然后吸食巢中肥大的大黑蚁。
森林管理者们把长着红冠黑嘴的啄木鸟的存在看成森林生态健康的标志。啄木鸟和其它许多鸟儿需要并利用这些死木来筑巢栖息,啄木鸟是死木的首批开凿者,它们凿穴的工作总能在林子里听到。它们也是死木的初住民,通常在死木上居住一个季度以后,便弃巢而去。留下的空巢,其它鸟儿和一些小的哺乳动物正在排着长队等候呢。
啄木鸟的捕食习性还引出了围绕毛虫的关联网中的另一个新关联。正如托格森所指出的,如果只控制啄木鸟的巢居——枯立木,而不控制倒地的枯木,它们也不会在那儿生活。“它们并不总在筑巢,但它们确实总是在吃!”布尔说。
研究者开始将倒木考虑进去,包括考察它们的材质、体积,坚固性、腐烂程度、啄木鸟是否在上面找过食物、蚂蚁在上面生活的区域百分比,以及哪种蚂蚁占多数。啄木鸟最嗜食的木蚁一般选择直径大、坚固的倒木,这样它们就能躲过捕食者的利嘴。有的野生生物学家还发现,林地中有倒木覆盖的区域所占的比率与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甚至斑点猫头鹰的活动数量也有关系,它们的食物往往就生活在这些倒木之间。
接下来是前面提到的野生动物学家布尔对黑熊觅食习惯的发现。黑熊在日常漫步中,尤其是在夏天,能吞噬大量的蚂蚁蛋白质。黑熊不像啄木鸟那样烦琐,一只一只瞅准了再吸食红蚁和蚂蚁,它们只是笨拙而有力地将倒木折断,然后张开大嘴、伸出长舌将蚂蚁一扫而光。
先是啄木鸟,接着是黑熊,死木成为关注的中心。研究人员开始记录它们的数量和特征。“多年来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用于清查活的树木,现在到了需要同样精确而有效地计算死木资源的时候了。”托格森说。
托格森选择了在小块林地上进行统计。这小块林地上的树木不做任何砍伐,让各种野生动物利用。然后他把各种信息资料输入电脑中。托格森解释道:“树木以不同的速度生长、挺立、死去、倒下,各种野生动物依其自身的大小对这些树木加以利用。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方案。比如,传统的砍伐木材的方法和只拖走大木材的做法,会降低倒木在这一级大小的动物中所起的作用。”
大自然的智慧
关于森林人们认识很多,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死木。当人们在为维护“森林健康”而努力奋战时,人们的重点一直放在病虫害以及引发野火的易燃物上,而对死木的作用显然轻视了。
托格森的研究从卷叶蛾的致死因素开始,从蚂蚁、啄木鸟导向死木,发现它们无论对调节毛虫的数量,还是对森林整体的健康都很重要。它们是野生动物筑巢、栖居、造穴、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看来树木死后并不会立即失去其价值,相反,它们又成为蓬勃生命力的中心。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自然森林自有其智慧,在那里生死相关,和谐统一。而上世纪森林管理员接受的培训却是:死木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
托格森希望他的研究结果不止限于林业,而能向人们传递一个更广泛的信息。通过森林这个例子,我们发现自然界是如此神奇而经济的系统,各种野生动植物天衣无缝地互相依存着。如果我们能从中受到启示,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在美国西部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专食嫩芽嫩叶的云杉卷叶蛾。这种小害虫长到一定阶段便变成蛹,然后蜕变成飞蛾,飞蛾产卵,卵又变成毛虫。在这一生命循环过程中,只有毛虫阶段专门吞噬叶芽,对树木构成危害。然而在过去20年至50年的森林生态循环过程中,这种卷叶蛾的数量剧增,数百万英亩珍贵的树木遭到饥饿的毛虫群体的蚕食,大片大片的冷杉、云杉衰败、死亡,变成一棵棵死木。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农业部森林服务机构的昆虫学家托罗夫·托格森来到俄勒冈州东北部,专门研究云杉卷叶蛾迅速蔓延的原因。他的任务是研究西部云杉蛾的生态动力,这个工作在他看来就是集中揭示云杉蛾的致死因素,弄清楚当这些害虫处在最具破坏性的幼虫期,在还没来得及长成成虫、交配产卵繁殖新虫之前,是被什么东西吃掉的。为此,他将研究目光进一步投入森林的生死关系网络中。
他发现,在无数个短则几个月、长则数百年的森林生态循环中,从真菌到冷杉的所有生物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而许多这样的生态循环都跟森林林地上的死木密切相关。
多年来,住在森林中的人们都认为死木只预示着火灾和疾病,托格森的看法正好相反,“死木是一片充满生机的绿色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给更茁壮的树木腾地方,为了使其他的野生物种保持平衡,一些树木必须正常死亡。
鸟对控制害虫的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危害树木的昆虫数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以下时只会引起树木的小规模死亡。而当某些偶然因素发生、引起有害昆虫大量蔓延时,大片的森林就会毁灭。因此,如何使这些有害昆虫保持在低水平线上,就成为森林管理者必须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喷洒药剂只是虫灾爆发的早期可采用的方法。
那么,是什么东西在控制着有害昆虫的数量,使其保持在低水平线上的呢?有害昆虫与受害树木的关系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联系网络,深深地吸引着托格森和他的同事们。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马蜂、苍蝇和蜘蛛使毛虫生力军遭受损失,但很快证实它们并非是控制有害昆虫数量的关键因素。我们随即预感到这是鸟儿在起作用。”托格森与同事想出了新的主意:建立一个巨大的笼子,把鸟儿挡在树林之外,进行控制研究。
孩提时代拼装玩具的记忆,为他们建造这个结构古怪的树笼提供了灵感。他们在俄勒冈州立大学森林学院的草坪上,用大量的塑料管和塑料网架构起玩具般的六边形树笼子。它可以围住10至12英尺高的树木,并可通过活动梯子接触到树的顶部。后来他们又把梯子加高到20~30英尺。研究的结果表明,受笼子保护免遭鸟儿干扰的树上,毛虫成蛹的数量比未受笼子保护的树上的毛虫多六倍。
当然,并非所有的鸟儿都吃昆虫,但大多数鸟儿都是食虫鸟。有些种类的鸟儿夏季里每天要吃300只昆虫。一对黄昏蜡嘴雀在饲养后代期间可以吃掉2.5万~5万只毛虫。其它以毛虫为食的鸟儿还有褐斑赤雀、美洲旅鸫、唐纳雀、松金翅、白冠麻雀、红玉冠戴菊等。总体来看,山雀、北美雀类小鸟、和啄木鸟等全年待在一个地区的留鸟(与候鸟相比)是捕食毛虫和其它昆虫的主要角色。
蚂蚁协助鸟儿
真正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有一些被笼住的枝杈上(也就是说,鸟儿无法靠近的地方),毛虫的数量在科学家看来有点太少了,或根本没有。既然鸟儿吃不到这些枝杈上的毛虫,那么它们上哪儿去了呢?
“正当我们站在这些树枝下迷茫困惑时,我们突然发现鞋子的四周蚂蚁成群。我们感到好奇,难道是这些蚁群把毛虫消灭了吗?我们走近树干仔细观察,果然发现蚁群沿着树干上下爬动。”
为了证实是蚂蚁所为,他们思考如何将蚂蚁和树木隔离开来的办法。答案有了,他们想起一些果园主为了防止害虫爬上果树而将一种被称为“烈酒”的黏性物质涂在树干上。该物质的密度相当于冷却的油脂,可挡住任何想爬上树吃叶芽的害虫。他们于是在用笼子围住的树木的树干上再涂上“烈酒”。实际的结果是:采用笼子和“烈酒”双重保护树木上的毛虫,比没有受保护树木上的毛虫多10~15倍。
尽管鸟儿和蚂蚁对毛虫数量的增减起着重要作用,但托格森强调:这两种食虫动物只在虫灾未爆发,或虫害水平最低时发挥着它们稳定的重要作用。严格地讲,它们并不能控制虫灾的爆发,它们的功能实质上是维持两次灾害之间森林生态的长期稳定,并使这个间隔延长。换言之,害虫的天敌对消灭虫灾确实起一些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
死木和倒木是鸟和蚂蚁的生存依赖
野生动物学家伊夫琳·布尔是托格森的同事。她在研究啄木鸟的饮食时发现,俄勒冈州东北部啄木鸟的食物中有95%竟是蚂蚁。但啄木鸟并不是从树上啄掉蚂蚁,而是先用其坚韧有力的嘴捣毁那些建在林地枯树干中的蚁巢,然后吸食巢中肥大的大黑蚁。
森林管理者们把长着红冠黑嘴的啄木鸟的存在看成森林生态健康的标志。啄木鸟和其它许多鸟儿需要并利用这些死木来筑巢栖息,啄木鸟是死木的首批开凿者,它们凿穴的工作总能在林子里听到。它们也是死木的初住民,通常在死木上居住一个季度以后,便弃巢而去。留下的空巢,其它鸟儿和一些小的哺乳动物正在排着长队等候呢。
啄木鸟的捕食习性还引出了围绕毛虫的关联网中的另一个新关联。正如托格森所指出的,如果只控制啄木鸟的巢居——枯立木,而不控制倒地的枯木,它们也不会在那儿生活。“它们并不总在筑巢,但它们确实总是在吃!”布尔说。
研究者开始将倒木考虑进去,包括考察它们的材质、体积,坚固性、腐烂程度、啄木鸟是否在上面找过食物、蚂蚁在上面生活的区域百分比,以及哪种蚂蚁占多数。啄木鸟最嗜食的木蚁一般选择直径大、坚固的倒木,这样它们就能躲过捕食者的利嘴。有的野生生物学家还发现,林地中有倒木覆盖的区域所占的比率与小型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甚至斑点猫头鹰的活动数量也有关系,它们的食物往往就生活在这些倒木之间。
接下来是前面提到的野生动物学家布尔对黑熊觅食习惯的发现。黑熊在日常漫步中,尤其是在夏天,能吞噬大量的蚂蚁蛋白质。黑熊不像啄木鸟那样烦琐,一只一只瞅准了再吸食红蚁和蚂蚁,它们只是笨拙而有力地将倒木折断,然后张开大嘴、伸出长舌将蚂蚁一扫而光。
先是啄木鸟,接着是黑熊,死木成为关注的中心。研究人员开始记录它们的数量和特征。“多年来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用于清查活的树木,现在到了需要同样精确而有效地计算死木资源的时候了。”托格森说。
托格森选择了在小块林地上进行统计。这小块林地上的树木不做任何砍伐,让各种野生动物利用。然后他把各种信息资料输入电脑中。托格森解释道:“树木以不同的速度生长、挺立、死去、倒下,各种野生动物依其自身的大小对这些树木加以利用。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复杂的管理方案。比如,传统的砍伐木材的方法和只拖走大木材的做法,会降低倒木在这一级大小的动物中所起的作用。”
大自然的智慧
关于森林人们认识很多,这里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死木。当人们在为维护“森林健康”而努力奋战时,人们的重点一直放在病虫害以及引发野火的易燃物上,而对死木的作用显然轻视了。
托格森的研究从卷叶蛾的致死因素开始,从蚂蚁、啄木鸟导向死木,发现它们无论对调节毛虫的数量,还是对森林整体的健康都很重要。它们是野生动物筑巢、栖居、造穴、休息、觅食和避难的重要场所。看来树木死后并不会立即失去其价值,相反,它们又成为蓬勃生命力的中心。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自然森林自有其智慧,在那里生死相关,和谐统一。而上世纪森林管理员接受的培训却是:死木是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
托格森希望他的研究结果不止限于林业,而能向人们传递一个更广泛的信息。通过森林这个例子,我们发现自然界是如此神奇而经济的系统,各种野生动植物天衣无缝地互相依存着。如果我们能从中受到启示,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药草之先”——甘草
下一篇:漫话叶子的颜色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