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洛阳
杜甫杜甫,名子美,唐睿宗先天元年壬子(712)年生于巩县东二里南瑶湾村。大历五年(770),病故湖南耒阳,享年59岁。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杜甫4岁时,生母早丧,父亲杜闲又远在兖州做官,杜甫就寄养在洛阳仁风里的二姑母家,姑母承绪杜氏家风,使杜甫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杜甫童年聪明过人,7岁开始写诗,出口成章。九岁时已经写了一口袋大字。到了十四五岁,杜甫在东京洛阳一带已颇有文名。当时郑州刺史崔尚和豫州刺史魏启心都称赞他的赋可以汉代大赋家杨雄,班固比肩。
杜甫20岁以前是在洛阳度过的。洛阳的山水赋予他灵性秀气,河洛文化陶冶了他的性格品质。一代诗圣,是根植在洛阳这块沃土之上的,所以杜甫称自己的家乡是洛阳。杜甫20岁时,开始漫游吴越。24岁回洛阳参加乡贡进士考试,不中第。第二年他游伊阙龙门,有《游龙门奉先寺》一诗,夜里留宿,写下“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的名句。
杜甫从吴越回洛阳时已30岁,就在这一年(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杜甫与杨氏结婚,并在偃师首阳山的土娄庄建造了一所住室。寓居偃师的第二年(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母“终于东京仁风里,越六月二十九日,行殡于河南县平乐乡之原”(《万年县君墓志铭》)。因二姑母对他有抚养大恩,所以杜甫经常照料二姑母,直到去世,这几年他生活在洛阳。
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乞请回到东京洛阳,与杜甫相会,二人相识相知,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杜甫与李白,同游梁宋东鲁。李白远游吴越,杜甫告别李白后回到洛阳。
天宝五载(746年),杜甫35岁时去长安求仕10年。其间两次回洛阳,时间都很短。第一次是在天宝八载(749年)冬天,探妻子儿女。这次曾拜谒了洛阳城北玄元皇帝庙。第二次回洛阳,杜甫从偃师土娄庄接去了妻子儿女。
杜甫求仕10年,适逢安史之乱。乾元元年(758年)六月,肃宗把他作为房王官的“同党”而加以清洗,是年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到华州看到安西兵开往前线,洛阳一带暂告平安,于是趁机回到了故乡洛阳,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洛阳。此次回洛阳,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杜甫又写下了多首好诗。其中(《忆弟二首》)中“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故园花白发,春日鸟还飞”。他伫立故园,思念战乱中远去的亲人,不觉有人去室空的感慨。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底,杜甫从崤山北路经新安、渑池、陕州到华州。这是他最后一次告别洛阳,沿途写下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两组脍灸人口的名篇。这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巅峰。
大历三年(768年),当时,京城戒严,不能北归,年底到达岳州。杜甫登上岳阳楼,举目远眺,思绪万千,写下了名诗(登岳阳楼》。此后,杜甫在衡州,潭州辗转流离,生活极端贫困。最后于大历五年(770年)冬,他到梆州去找在那里作录事参军的舅舅崔伟,入耒阳县境,为大水所阻,后因水势不退,乃转舟北行。过潭州后,杜甫写下了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由于贫病交加,病死舟中,终年59岁。杜甫一生最仰慕的祖先是杜预和杜审言,所以遗命葬于偃师首阳山杜预墓侧。死后,其孙杜嗣业历尽千辛万苦才从小田“迁甫之柩,归葬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完成了祖父的遗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