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以后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起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研究。旅日期间,积极支持留日青年和国内文艺界的革命文化活动。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这一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和大量诗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学术著作《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创建颇多,影响很大。1949年北平解放后当选全国文联主席。建国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所著《奴隶时代》等书在史学界影响很大。他长期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邓小平语)。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有《郭沫若全集》行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三种,于1982—1992年陆续出版。

  二、关于郭沫若的散文
    既为杰出的诗人、学者和社会活动家,郭沫若的散文自然不同凡响。从早期的《小品六章》和震动海内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到中年时期的宏文《甲申三百年祭》,直到暮年的颇具唐宋大家之风的《〈鲁迅诗稿〉序》《黄钟与瓦釜》,以及逝世前夕写下的那篇诗情澎湃、大气磅礴、感人肺腑的《科学的春天》,无一不表明郭沫若是真正的大手笔。他留下的华章,有一种特殊的气势、韵味与魅力,使你无法不着迷。
    …………
    这恐怕是杰出诗人的气质与才气使然,杰出学者特有而别人无法企及的深厚学养使然,杰出社会活动家一生的非凡经历使然。郭沫若散文的特殊气势、韵味与魅力,仔细阅读方能更好地体会。如果能够经常重温,定将“身心获益靡涯,文笔增华有望”。

                   (节选自《〈郭沫若诗文名篇〉编选说明》,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著名作家高洪波     下一篇:郭沫若著作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