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音乐天才荟萃的殿堂

维也纳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年
维也纳以音乐和艺术享誉全球。在维也纳的街头和公园,处处可见十分精美的人物雕塑,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些音乐大师们的雕像。前不久,笔者有幸亲临瞻仰,得到了莫大的精神享受。
  约翰·施特劳斯素有“华尔兹之王”的美称,他于1867年创作的《蓝色的多瑙河》的旋律至今仍在全世界回荡。当时奥地利惨败于普鲁士王国,全国一片悲哀,多瑙河也为之低泣悲鸣。为了振奋人民精神,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这部充满爱国激情和生命活力的圆舞曲。虽然这首圆舞曲欢快流畅,可是在世界各地的维也纳人一听到它,常常忍不住掉下眼泪,因为它是屈辱中奋起的民族精神的写照。有人说:“这首没有歌词的奥地利《马赛曲》就是他们无形的身份证。”当我站在鲜花拥抱着的约翰·施特劳斯手拉小提琴的雕像前时,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莫扎特,这又是一个令全世界难以忘怀的名字。他5岁开始作曲,6岁进入皇宫演奏,29岁即创作了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他不墨守成规,却因此不容于世而穷困潦倒;他毕生勤奋创作,却债台高筑。但他在贫病交加的生命最后一刻,还创作了表达追求光明与幸福的歌曲《思春》。他去世时年仅35岁,却为世人留下了700多部音乐作品。
  在莫扎特的旁边,还站着另一位英年早逝的世界级音乐巨子———舒伯特。他像莫扎特一样终生饥寒交迫,但在音乐的精神家园里,他也像莫扎特一样富有。在年仅30岁的短短人生旅途中,他创作了14部歌剧,9部交响曲,100多首合唱曲,567首歌曲,音乐作品共计千件。哲学家说得好:“苦难也是一种财富。”苦难铸就了舒伯特辉煌的一生。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的。如今在舒伯特的墓碑上雕着一位音乐女神,她正在为舒伯特戴上永恒的桂冠。
  在维也纳,还有一位世界乐坛上的巨人,那就是伟大的贝多芬。他是德国人,但他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在维也纳度过,他最重要的作品在维也纳完成,他一生的归宿也选择在维也纳。维也纳静静的林荫大道、浓浓的文化氛围、浸透着音韵、音符的土壤和人民的亲和力,深深地吸引着这位一生坎坷的异乡游子的心。贝多芬一生的座右铭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的《命运交响曲》曾经激励过多少代人为事业和理想而奋斗。尽管他一生中创作的最伟大的作品自己从没有听过(由于耳聋),但他对音乐唤醒人生作用的理解也许比谁都深刻。他的音乐是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流行语言,我站在他的雕像前,他来到我心中,我感到了不由自主的激动。
  维也纳堪称音乐之都,人均拥有的钢琴数量多于汽车,无论是在街头或是餐馆,你都会听到悠扬的乐曲,甚至公共集会、政府会议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人们一到维也纳,便会感受到音符的跳动,这座城市一年到头都与音乐联系在一起。每年元旦在维也纳音乐厅举办的新年音乐会,是世界音乐精英荟萃竞技的场所,世界各国的电视台几乎均进行现场直播。其后还有著名的海顿音乐节、维也纳华尔兹音乐会、现代音乐节、少年音乐节、爵士音乐节、舒伯特节、莫扎特节、音乐电影节、歌剧舞会、皇家舞会等等。维也纳是音乐的海洋,她发出的每一组旋律都会在游人的心中扬起绚丽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