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大熊猫是世界难题之一
大熊猫大熊猫的繁殖,恐怕是世界难题之一。难到什么程度呢?先公布一个全世界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繁殖大熊猫的九年统计:
1984年:共产5胎8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美国1胎1仔,未成活。
1985年:共产5胎7仔,成活4只。其中包括墨西哥1胎两仔,成活1只。
1986年:共产12胎17仔,成活9只。其中包括日本1胎1仔,成活1只。
1987年:共产6胎8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墨西哥1胎两仔,成活1只;美国1胎1仔,未成活。
1988年:共产2胎3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日本1胎1仔,成活1只。
1989年:共产6胎7仔,成活3只。其中包括美国1胎1仔,未成活。
1990年:共产4胎5仔,成活4只。其中包括墨西哥1胎1仔,成活1只。
1991年:共产6胎8仔,成活5只。
1992年:共产10胎13仔,成活10只。
1993年:共产7胎9仔,成活7只。
这个统计说明什么问题呢?
第一、这10年繁殖大熊猫成活的数量相继是:1只,4只,9只,1只,1只,3只,4只,5只,10只,7只。按全世界约40家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饲养近百只大熊猫来说,这个数字不谓不低,而且忽多忽少、毫无规律的跳动,说明了不论是“资本”雄厚的中国,还是科技发达的西方,都没有攻破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难关。尽管人们为解决这个问题所付出的气力、金钱与科学,恐怕不下于登陆月球或是攻克癌症,希望有了一点,但成功之神还没有光顾这个领域。
第二、截止1993年,人类饲养大熊猫已有55年的历史,前后共饲养约250只。死亡数已超过170只。国内外共有14处繁殖过大熊猫,共产92胎,136仔,但成活半岁以上的只有56只(这56只中现在又死去了14只),
死亡率大大超过了成活率。再加上人们捕捉了这么多大熊猫(猎杀的数目更大),1975年和1983年开始的两次竹类开花,又饿死大熊猫至少300只,所以野外大熊猫的元气已经大伤。如果再从野外捕捉大熊猫以补充动物园的需要,那真是“杀鸡取卵”了。由此可见,要依靠现有已经老化,而新生个体不多的大熊猫来制定一个繁殖蓝图,其前景是严峻的。
第三、从以上的统计还可以看出,大熊猫的交配率低,受孕率低,成活率低,在饲养动物中是特别突出的。这个“三低”就是当前繁殖大熊猫的难点:
其一、雄性大熊猫很难发情。
人工饲养条件下,进入繁殖期的雌性大熊猫一般都能按季发情,但雄性大熊猫却寥寥无几。国内外饲养过雄兽大约有120只,能够交配的只有11只,而且最好的两只——成都动物园的强强和墨西哥动物园的贝贝已经死了,现在只剩下4只雄性大熊猫具有自然交配的能力,即上海的川川、西安的湾湾、北京的良良和卧龙保护区饲养站的盼盼。雄性发情难,是不是大熊猫的本性呢?不!在卧龙、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工作者,都亲眼见过两只,三只,甚至五只雄性大熊猫为了争配一只雌体而互相吼叫、追逐和扭打,其壮烈场面,是动物园所根本无法见到的。这说明了繁殖问题不在于大熊猫本身,而在于人们对大熊猫的本来生活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所以还不能按照其本来条件来饲养它们、管理它们和保护它们。
其二、雌体的排卵期很难掌握。
雄性发情困难,可以采用人工授精作为补充的手段,但雌性大熊猫一年中大约只有四天能受孕,而且还查不出明显的生理特征。据1992年的不完全统计,至少给22只雌性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 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还有的是两者同时进行,而受孕的只有11只,其中纯人工授精获得繁殖成功的只有两例。
其三、幼仔很难成活。
一只初生的幼仔只有普通老鼠那么大,体重约100克,是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在哺乳类中,除了有袋类动物以外,再没有这样母子体重相差悬殊的动物了。幼仔双目紧闭,看不见东西,皮肤上只有稀疏的胎毛。据科学家的报道,其发育程度大约相当于六个月的人类胚胎,肾、大脑以及一些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均未发育完全。这种机体也许适应高山峻岭、冰天雪地、细菌稀少的环境,反而适应不了人工气候、情况复杂、污染严重的人间烟火。从这九年的统计中看得很清楚,在出生的76只幼仔中,只成活了38只,成活率只有50%。死亡的原因,有的由于先天或后天的疾病;有的由于被母兽压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母兽生下两仔以后,自己只能抚育一只,另一只由人工抚养,不管采用什么先进办法,也很难成活。专家们都在讨论:为什么幼仔离不开母兽的初乳?初乳中含有什么生死攸关的物质?有没有让双胞胎都能吃上初乳的办法?能不能找到初乳的代用品?等等,这些都成了繁殖生物学中的尖端课题。1990年我国成都动物园有个重大突破,大熊猫庆庆生育并抚育成活了一对双胞胎。据说庆庆是著名大熊猫美美的女儿,一直生活在动物园里,和饲养员的关系非常友好。所以当她无法怀抱两仔进行哺乳的时候,允许饲养员前去帮助她,轮流哺乳两仔,因而开创了抚育双胞胎成活的历史记录。
1992年又进了一步,采用同样的办法,她不仅哺乳了自己的双生仔,而且哺乳了美美一个因年老无法抚养的幼仔。1991年卧龙自然保护区也迈出一大步,一胎两仔,一仔由母畜抚养,另一仔完全由人工抚养。人工抚养的小仔虽然成长很慢,但总算成活了。1992年北京动物园也用类似的办法救活了一只幼仔。看来我们在越过大熊猫的繁殖难关上,近年来迈出了重要的几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