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和《水浒传》

水浒传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耳,又名子安,兴化(现今江苏)人。原籍苏州。相传他是元至顺进士,曾出仕钱塘两年,因与官场不合,便弃官还乡闭门著述。|

  《水浒传》是明代著名小说,又名《水浒全传》、《忠义水浒传》,约成书于元末明初。版本繁多,较重要的有三种,即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

  《水浒传》的创作是以历史上宋江等三十六人的农民起义为依据。成书以前,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起义事迹,就已经在民间广泛传颂。施耐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加工和艺术的再创造。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以描写农民起义为内容的长篇巨著,形象地描绘了以宋江为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部过程。书中对梁山农民起义军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接受“招安”及其悲惨结局的描写,是对农民起义的严重歪曲。这一点集中地体现在对宋江形象的塑造上。书中的宋江与历史上那个“勇悍狂侠”的宋江截然不同。另外书中还宣扬了宿命论和迷信,这些正暴露了作者世界观落后,甚至反动的一面,这正是这部书中存在的封建性糟粕。

  但《水浒传》又不失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名著。它在发掘梁山泊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中,无情揭露了“官逼民反”的赵宋王朝统治的腐朽,黑暗现实,生动地描绘了梁山起义如何由零星的复仇火星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如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吴用、石秀、二解、三阮、顾大嫂等,并热情地歌颂了他们的英雄业绩。这又表明了作者世界观积极、进步、占主导的另一面。此外,《水浒传》在艺术上也卓有成就,尤其是长于语言技巧和描写人物的笔法。它的语言平实朴素、准确、洗炼而生动,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个性。在描写人物上,粗笔浓墨,色彩绚烂,醋畅淋漓,神情面貌如见其人。
  
上一篇:三国中最精辟的十句话     下一篇:施耐庵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