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轶闻
《清明上河图》古代许多名画,闻而不能目睹。不久前在番禺宝墨园看到《清明上河图》,虽是浮雕壁画,却也令人略窥全貌而一洗眼光。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张择端的杰作。原作高25.7厘米,长527.8厘米。这幅以北宋京城汴京为背景的长卷,构思独具匠心,气势恢宏而描绘细腻,气象万千而井井有序。据粗略统计,画中各式人物不下八百,无一类同,春郊、河岸、码头、虹桥、城门、街市,车船轿子、牲畜、建筑群落,应有尽有。作者的艺术才能相当卓越。
按“清明”一词,首先是“政治有法度、有条理”之意,故古人常用“天下清明”、“清明之世”表太平盛世。宋代喜欢粉饰太平,此卷要表现的恐为当时汴京“政治清明”的繁荣气象,未必专指清明这一天。
据有关记述,《清明上河图》问世后,历经曲折流传。最初被宋徽宗收藏于宫内。宋徽宗虽非第一个喜玩字画的皇帝,却是最早在宫内办画院的皇帝。北宋亡后,此卷辗转流落金邦,成为私人收藏家之物。但到元初又再重入内府,不料却被装裱匠以摹本偷偷换出,真迹从此流入民间,直至明代才在大理卿朱鹤坡手中出现。后来又在徐赙、李东阳、陆完等人中数易其手。万历6年为太监冯保所得。其间,穆稗官野史还记有严嵩父子为得此卷不惜杀人害命传闻。清代时,此卷被毕沅所收藏。乾隆44年,毕死后被抄家,画入清宫。到1925年,傅仪将画盗到东北。最后于1957年归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近千年来,围绕此画发生过无数传奇性的故事,而至此尚有续闻。为妥善保存这件珍品又能为世人观赏,著名女画家冯忠莲受命临摹此卷。她于1962年开始又断续历经18年才把这巨制临摹下来。冯忠莲祖籍广东顺德,世居天津。我们现在能一观《清明上河图》全璧,乃得她之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清明上河图》千年流转之传奇
下一篇:《清明上河图》之谜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