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台风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台风并非是个巨大可怕的怪物,而是一种自然现象。那末,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台风的巨大能量必有庞大的供能者,所以台风一般都形成于广阔的热带洋面上,还要求这足够大的洋面表层不浅于60米的水层温度在26.5℃以上。这样,在适当的条件下才可能由广大的区域汇集超巨大的能量。其次,要有必要的扰动,比如热带涡旋等。而这个必要的扰动要发生在赤道两侧5度纬距之外,因为大于5度处的“地球自转偏向力”才可以使气流向右方(北半球)偏转。不致直接流入低压中心迅速把低涡填塞,而是气流绕中心向右作逆时针运行。另外,若发展成台风并维持下去,还需要有较深厚的整层大气的气柱的“一致行动”,高层低层气柱壁都作此旋转运动,所以中心气柱变暖是必要的。

  要满足上述条件而形成台风,在理论上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一是热带海洋上,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当有对流性云体出现或在较大范围出现小低压扰动,则可能导致台风生成;二是南北半球较大规模的气流汇合,即一定规模的越赤道气流与东北信风汇合,在北纬5度以北形成扰动;三是近年来我国山东省气象台和气象研究所研究认为海底火山等地热活动可能是形成扰动和热气柱,使处于临界状态的热带海洋大气生成台风的因素之一。

  台风在北太平洋生成后,多向西北西或西北或偏西方向移动,但是也有个别摆动前进的,或打转的。它们或登陆我国或靠近我国沿海在海上转向东北。这些行踪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引导气流影响。

  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中,有据可考的风力最强的台风大约是1973年14号台风,9月14日在海南岛琼海登陆时风速达72米/秒,相当于19级以上的风力,使直径90厘米的钢筋水泥柱刀削似地折为两截,吹飞的瓦片嵌入椰子树干达两寸多深。

  不过,台风也并非无坚不摧。海岛上的大部分椰子树可称得上抗台卫士,它根深、干固、无枝,羽状叶坚韧、直接长在树干上,狂风折不断树干也撕不碎羽状叶——这也是大自然的造化。而宝贵的热带经济林木橡胶树却是怕台风的。70年代海南岛橡胶树受台风危害率积累达44%。所以,以椰林作为橡胶树的防风林确是个好办法。还有西沙岛上的抗风桐,虽无椰子树那样强固的树干和羽状叶,但是有着极强生命力的较矮的枝干群体,也是防台风的好材料。细弱的稻子,也并非绝对的弱者,若形成较好的群体,如“矮脚南特”则可利用自身的韧性、群体的“互助”和地表面的粗糙度保护自己,遇台风一般也不倒状。

  人类适应台风的办法很多,西沙岛上为适应台风多、风力大和海岛的特点,不少建筑为圆形、平顶,这样一则抗风,二则可以接纳雨水作淡水使用。
  
上一篇:湿手辨别风向     下一篇:二十四番花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