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林海换新颜

兴安岭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22-03-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龙泽文  
  建设生态林区
  大兴安岭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其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十分突出。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大兴安岭林区率先试点。地委、行署、林业集团抓住这一时机,适时制定和实施了生态发展战略。其核心内容是:适应林业经济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型向生态效益型的转变,以全面建设生态型林区为目标,走一条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的新路。
  地委、行署、林业集团郑重承诺:今后,凡是不利于生态示范保护区建设的项目坚决不上,凡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影响生态的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宁愿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儿,经济收入减少一点儿,也要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受任何人为的破坏。
  经过5年的努力,大兴安岭林区生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森林资源实现了“双增长”:活立木蓄积净增长22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2002年,大兴安岭林区已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之一。目前,全区已规划出呼中自然保护区、南翁河、绰纳河、双河等7个国家级和省级生态保护区。

  培育生态产业
  5年来,地委、行署、林业集团不断加大经济结构、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使林区经济初步摆脱了“独木支撑”的旧格局。在主导产业———木材产量逐年下调、向下拉动GDP负增长的不利情况下,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仍以年均7.5%的速度增长。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48.9亿元人民币,比“天保”工程实施前的1997年增长了34.7%。
  围绕当地资源优势,全区通过积极培育生态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起十大支柱产业,即: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业、绿色食品业、北药开发业、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矿产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建材业、对外经贸业、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在此基础上,构建“四大产业基地”,即:全国最大的有机食品基地、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全国最大的优质亚麻种植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特种皮毛动物养殖基地。
  在替代产业中,林木产品精深加工及多种经营业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上述两项替代产业实现产值近20亿元。其它诸如生态旅游业、特种皮毛动物养殖业、北药开发业、境外采伐业等替代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区替代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78.6%。

  打造生态林城
  多年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用广大林区职工的话说:大兴安岭“城不像城,路不像路,活像一座大车站”。“天保”工程实施后,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生态型林城展现在大兴安岭各地。
  在生态型林城建设的目标上,地委、行署、林业集团提出,要形成一个林中有城,城在林中,林城交融的崭新格局。为解决城镇改造与建设的资金不足问题,地委、行署、林业集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通过引资、融资和自筹资金等办法,从1999年至2002年,全区共投入城市改造与建设的资金达32亿元,其中用于城镇建设与改造的资金达11.6亿元。
  大投资、大建设,带来了城镇面貌的大变化。现如今,一座座各具风格,各具特色的林区小城拔地而起,为中国北疆更增添了几分亮丽。素有中国“北极”之称的漠河县,经过几年的建设与改造,小城已变得更加妩媚多姿。城外群山绿水环抱,城内绿树成荫,花香宜人,吸引力不断增强。来漠河旅游、观光的中外旅客逐年增多。2002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旅客6.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4000万元。
  风景如画的呼玛县、欧式风格的图强局、卫星城市松岭区等,这些颇具现代林区特色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宛如珍珠翡翠镶嵌在万顷林海,为中国的北陲更增添了一道道迷人、亮丽的风景。
 
上一篇:1987年:大火灾     下一篇:兴安岭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