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比喻和拟人”

修辞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4-05-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佚名  
  这两句如何判定比喻和拟人
  我在教学中遇到两个句子,要求写出句子的修辞手法(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句子)。我在教前请教了一些老师,但各抒已见。到底如何判定,我就更不清楚了。烦请给予答复,谢谢!
  ①鄱阳湖像一粒最大的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
  ②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
  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小学王建民
  比喻和拟人的主要区别是:比喻是打比方,把两个有相似点的事物,用“像”“是”等比喻词(有的也可以不用比喻词)连接起来;拟人是作仿照,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用适合于写人的词语来写事物,不需要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比喻和拟人都是建筑在想象之上的,因此比喻和拟人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联系,有时候比喻和拟人可交融在一起。例如:“祖国啊,母亲,长江、黄河是您的女儿!”这句中的“祖国”和“母亲”是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中间省略比喻词,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长江、黄河”和“您的女儿”也是本体和喻体的关系,中间有比喻词“是”。也是暗喻;“您的女儿”即“母亲的女儿”,这里又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属于比喻和拟人兼用。
  现在我们来分析开头提供的两个句子。
  第一句:“鄱阳湖像一粒最大的宝石”,用“像”连接本体和喻体,是明喻;“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祖国母亲”构成复指关系的暗喻,“腰带”与“长江”用破折号(相当于“是”)连接,也是暗喻;“母亲金色的腰带”,把“祖国”当成“母亲”来写了,这就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第一分句是明喻,第二分句是暗喻和拟人兼用。
  第二句:“鄱阳湖就像一面大镜子”用“就像”连接本体和喻体,是明喻;“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用“不正是”来连接本体和喻体,修辞书上称之为“诘喻”(用反诘形式构成的比喻),但它还归属于暗喻;“仙女在梳洗打扮”把青山倒映在湖水中的美丽动态当作仙女梳洗打扮的优美动作来写了,这又属于拟人了。因此,这一句的第一分句也是明喻,第二分句也是暗喻和拟人的兼用。
  在小学阶段,比喻不要求分别明、暗、借,更不要求说出修辞格的连用和兼用。因此这两句学生只要能说出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就行了。
 
上一篇:表现手法汇总     下一篇:拟人让句子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