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体字和合音字
文字汉字构造有所谓“六书”原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这是约两千年前许慎等人提出来的,它基本上符合汉字的基本构造特点。六书之中,前四种是造字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方法。在造字法中,会意和形声覆盖了汉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值得特别注意。它们都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并起来造成新字的,形声字、会意字都是合体字。
会意字,人们从几个独体字合并起来的意思去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武”,《说文解字》认为是“止戈”组合成的,意思是制止战争(其实,这个字上面是“戈”,下面“止”表示脚,指人持戈,事征伐的用武的行动)。“休”是“人木”组成的,有一个人依靠在树上表示休息之意。形声字则由形旁(又叫义符)和声旁(又叫声符)两部分组合的,形旁表示事物的类属或意义,声旁表示字的读音。如“河”字形旁是“水”(三点水)声旁是“可”;“材”字形旁是“木”,声旁“才”。也有会意又兼形声的字。如“舆”字,《说文解字》说“车舆也,从车,舁声”而“舁”又是表示“抬”的意义,所以是形声兼会意。
会意字产生、发展分两个阶段,早期在象形字基础上形成;后期因字体隶变以后,象形字已不象形了,会意字以方块字表示的字义拼合而成。比如“尖”,取上大下小,一头大一头小的意思,这是很晚才出现的会意字。“卡”由上下拼合形成,不上不下,表示卡在那里的意思。另如“不正”组成“歪”,“不好”组成“孬”,“两手分开”组成“掰”等,都是后期的会意字。
形声字的产生,基本上是脱离了纯粹表形,发展到标音阶段。它的形旁,也只是表示意义范畴而已。晚期造字,形声字就特别多了,如化学上的用字“氧、氢、氘、氚、氟、碘”之类就是。
值得注意的是合音字。
早期的合音字,是一个字的声音等于它形体毫不相干的两个字的读音的快读拼合。如“诸”由“之乎”、“之于”合成,“诸”在意义上相当于“之乎”、“之于”。合音字“诸”作为形声自在形体上与它所合音的两个字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后期,合音字干脆由两个字拼成,形音义都是拼合了。如“甭”,由“不用”二字形体拼合,音、义也都是“不用”拼合成的,即音为“不用”快读合音,义为“不用”,即“不需要”的意思。这样的字多流行于某个地区的方言字。
化学上造新字也使用了这种形、音、义拼合法,不过,不是采用完整的两个字,而只是字的主要部分或声符。
“羟”,由“氢”、“氧”二字的声符组成,音也是它们的合音,读成qiáng,“羟基”也就是“氢氧基”。必须说明,“羟”这个字形,古已有之。《说文解字》四卷羊部“羟,羊名,从羊。但无论音、义,与现代的化学用字毫不相干,原来是个形声字,义为“羊名”,“羊”是表义的形旁。现代造的化学用字“羟”并不是形声字,而是个合音字,它们都是拼合字音的声素,意义上都代表原来他们作声旁的字(氧、氢)发挥作用。所以化学上用字“羟”,与《说文解字》中的“羟”,完全是两回事,音义都不同,不过形体相同而已。
“巯”由“氢”、“硫”两字的声旁合成,读音为qiǘ,化学上“巯基”就是“氢硫基”,音、义都是“氢”、“硫”的拼合,而形体只是它们声符的拼合。
“羰”,由“碳”、“氧”二字的声符合成,读音是“碳”“氧”的拼合tāng,化学上“羰基”就是“碳氧基”,意思也是“碳、氧”的组合。
此外,还有复音合体字,如“瓦千”字形是“瓦”、“千”的结合,语音上不拼合,仍读为“千瓦”,还有“呎”、“唡”等,都是一个音chǐ、līǎng,又可读两个音:英尺、英两。《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收了一个特别的字:“”,从音、义上它都是“图书馆”合成的,是个三字合体字。(京笛)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