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母杂谈

拼音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7-0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泰州师专 何广见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共有21个声母,它们是:b、p、m,f,d、t、n、l,g、k、h ,j、q、x,zh、ch、sh、r,z、c、s。声母发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一定阻碍。由于阻碍的部位(发音部位)不同,以及形成阻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发音方法)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声母。声母发音正确与否取决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正确与否。每一个声母发音都要经过成阻、持阻、除阻三个过程。

  根据不同的发音部位,21个声母可以分为7类,(1)双唇音3个:b、p、m;(2)唇齿音1个:f;(3)舌尖前音3个:z、c、s;(4)舌尖中音4个:d、t、n、l;(5)舌尖后音4个:zh、ch、sh、r;(6)舌面音3个:j、q、x;(7)舌根音3个:g、k、h。

  发音方法包括成阻方式和除阻方式两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成阻方式,21个声母可以分为5类,(1)塞音6个:b、p、d、t、g、k;(2)擦音6个:f、h、x、s、sh、r;(3)塞擦音6个:j、q、z、c、zh、ch;(4)鼻音2个:m、n;(5)边音1个:l。除阻发式包括呼出气流强弱及声带颤动与否两个方面。根据呼出气流的强弱,塞音和塞擦音中的12个音可以分为两类,(1)送气音6个:p、t、k、q、c、ch;(2)不送气音6个:b、d、g、j、z、zh。根据声带颤动与否,所有声母可以分为两类,(1)清音17个:b、p、f、d、t、g、k、h、j、q、x、zh、ch、sh、z、c、s;(2)浊音4个:m、n、l、r。

  有人说普通话声母不是21个,而是22个,多出的一个叫“零声母”。这种说法是很勉强的。“零声母”中的“零”表示“没有”,“零声母”就是“没有声母”。“零声母”概念不单独出现,其后往往连上“音节”组成“零声母音节”概念。普通话音节根据有无声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声母音节”,一类是“无声母音节”,即“零声母音节”,凡有声母的音节叫“有声母音节”,如ban、pan、man等音节都有声母,他们归属有声母音节;凡无声母的音节叫“无声母音节”,即“零声母音节”,如an、wan、yin、yuan等音节都无声母,他们归属无声母音节,即零声母音节。普通话400个音节,有声母的音节共300多个,无声母的音节即零声母的音节共30多个。

  从上面分析看出,说“零声母”是普通话的一个声母是没有道理的。“零声母”既不是一个实在的声母,也不是一个虚拟的声母。“零声母”属于音节范畴,在音节范畴里,它不单独出现,只作为逻辑中概念的“种差”,区别于“有声母音节”概念,而出现在“零声母音节”概念中。离开音节谈“零声母”丝毫没有意义。

  普通话声母源于何处?源于上古、中古及近代汉语音韵。声母在汉语音韵学中称作“字母”,最早创立“字母”的人是唐朝一位名叫守温的和尚。他根据印度梵文的拼音原理,为汉语音韵创立了30个字母。到了宋朝,有人将30个字母增补到36个,音韵学称之为传统36字母,每一个字母用一个汉字作代表,36字母为“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见、溪、群、疑;影、晓、匣、喻;来、日。这36个字母代表唐朝和宋朝时期的汉语声母系统。

  音韵学家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不同,把36字母分为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五类,即所谓“五音”。后来又有音韵学家把36字母分为七类,即在“五音”的基础上,把“来”母另立为“半齿音”,“日”母另立为“半舌音”。这就是所谓的“七音”。再后来又有了“九音”之说,就是把36字母中的半舌音与半齿音并称为“舌齿音”,把唇音分为“重唇音”与“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与“舌上音”,齿音分为“齿头音”与“正齿音”等。36字母分布于“九音”的具体情况如下:(1)重唇音(帮、滂、并、明);(2)轻唇音(非、敷、奉、微);(3)舌头音(端、透、定、泥);(4)舌上音(知、彻、澄、娘);(5)齿头音(精、清、从、心、邪);(6)正齿音(照、穿、床、审、禅);(7)牙音(见、溪、群、疑);(8)喉音(影、晓、匣、喻);(9))舌齿音(来、日)。

  36字母差不多是中古时期汉语的声母系统。上溯到先秦,根据清朝和现代学者考证,上古声母系统分为六类27个。这六类27个与中古的声母系统有传承关系,用36字母可表述为:(1)唇音(帮、滂、并、明、非、敷、奉、微);(2)舌尖音(端、透、定、泥、知、彻、澄、娘、来、喻乙);(3)舌尖前音(精、清、从、心、邪);(4)舌面音(照、穿、床、审、禅、日);(5)舌根音(见、溪、群、疑);(6)喉音(影、晓、匣、喻甲)。

  说了中古,中古声母36个,又说了上古,上古声母27个,接下来说近代。近代汉语声母有多少呢?通过考证《中原音韵》的声母系统,有学者认为《中原音韵》的声母是24个,也有学者认为是20个。有人认为明朝兰茂的《早梅诗》中的20个字就代表了这20个声母。《早梅诗》为“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到了现当代,有人作了《太平歌》,“子夜就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其欢唱。”用诗中22个字代表了现当代也就是今天的汉语22个声母(含零声母)。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