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这些普通话语音知识吗?

拼音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7-02-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5.变调。在词语或句子中,由于受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要发生变化,这种声调变化现象叫变调。变调主要表现为“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前变成半上,即调值由214变为211,如:“北京、语言、朗诵、老婆”中的“北、语、朗、老”的调值都由214变读成211。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即调值由214变为35,如:“美好、理想”中的“美、理”的调值都由214变读成35。三个上声连在一起,若词语格式为2+1,如“展览馆、管理组”,则将前两字的声调变成阳平;若词语格式为1+2,如“柳组长、小老虎”,则需在第一个字后稍作停顿,于是第一字读半上,第二字读阳平,第三字读原调。三个以上的上声字连在一起,按语音停顿情况来变,停顿前的上声读半上,最后一个上声读原调,其他上声变为阳平,如“养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中的“场、有、匹、好”读211,“养马、养、五百、种”读35,最后的“马”读214。

  “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变为去声,即调值由55变为51,如:“一生、一时、一手”中的“一”的调值统统由55变为51。“一”在去声前变为阳平,如:“一定、一切、一律”中的“一”的调值统统由55变为35。“一”夹在词中读轻声,如:“看一看、想一想”。

  “不”在去声前变为阳平,即调值由51变为35,如:“不但、不幸、不论”中的“不”的调值统统由51变为35。“不”夹在词中读轻声,如:“看不看、想不想”。

  16.儿化。后缀“儿-r”不自成音节,而和牵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这一现象就叫儿化。卷了舌的韵母叫儿化韵。儿化的基本性质从语音角度分析就是卷舌作用,从词汇性质来说是后缀。拼写时只要在原来韵母之后加写一个r,如“信儿”写作xìnr。儿化有区别词义、词性和修辞的作用。

  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取决于韵母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便于卷舌的,一般是韵母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交后的元音,如a、o、e、ê、u等,儿化时原韵母直接卷舌,如:“花儿、草儿、歌儿、月儿、头儿”;不便于卷舌的,一般指舌面前高元音i、ü,舌尖元音-i(前)、-i(后),辅音韵尾n、ng。这种不便于卷舌的,具体儿化时情况要复杂一些:韵母是i、ü的,加er发音,如:“玩意儿、小鱼儿”;去掉韵尾后,韵腹是i、ü的,先去韵尾,再加er发音,如:“皮筋儿、短裙儿”;去掉韵尾后,韵腹是非i、ü的,先去韵尾,然后卷着舌头发韵腹,如:“小孩儿、花篮、好样儿”(韵尾是ng的,去尾卷舌发韵腹时,韵腹还需要鼻化);韵母是-i(前)、-i(后)的,将韵母置换为er发音,如:“没词儿、有事儿”。

  17.语气词“啊”的音变。语气词“啊”单独念a,在句尾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都是在a前添加一个音素,规律如下: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a、o、(ao、iao中的o相当于u)e、ê、i、ü 时,“啊”读ya,如:“他啊、婆啊、哥啊、雪啊、吸啊、鱼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时,“啊”读wa,如:“输啊、巧啊、好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时,“啊”读na,如:“看啊、天啊、人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g时,“啊”读nga,如:“唱啊、听啊、动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后)、er时,“啊”读ra,如:“事啊、儿啊”;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前)时,“啊”读[z]a,如:“字啊、词啊、丝啊”。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