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语文常识
佚名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
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
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
“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为向神献肉)、祐(意为神灵保护)、社(意为土地神)、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等。这说明古时候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看成是神支配的。这种崇信神灵的观念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二、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2、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3、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双手被绑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房子的符号),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汉字简化,古今贯之
汉字至今起码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汉字发展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它的形体是在不断地趋于简化。再早的不说,就从甲骨文到金文(钟鼎文)、小篆的演变,从小篆又到隶书、楷书的演变,哪一个阶段其实都是形体简化的过程。这里面,以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最大。尽管小篆比起金文、甲骨文来已经简化多了,但今天我们认读起来仍很困难,可是认隶书就顺利多了。所以说,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被看作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那么,具体地说,今文对古文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呢?那就是简省了偏旁,简化了结构,删除异体,减少字数,字形定型。
其实,隶书之后,汉字形体的简化并没有停止。隶书到楷书是进一步的简化,这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这是人民群众和书法家的共同创造。有人从现存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书中,找出“扬、为、时、富、张、丧、谢、东、资、怅、来、纪、经、万、栖、将、询、随、问、说、谛、静”等22个简化字。这是1600年前的事。1996年11月8日,《光明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说,在江西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发现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欧阳修《画锦堂记》碑刻两块,共159字(欧全文为485字),其中也出现了“记、将、荣、盖、闾、劳、险、绅、谓、赏、诵、诗、乐”等13个简体字,与中国现在通用的规范简化汉字完全相同。这说明,在历史上,简体字早已在人们的手书中流行了,今天通行的简化字,许多都是古已有之的。今天只是做了把它们定型化、规范化,并加以推广的工作。
近代,汉字简化现象更加明显。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更把简化汉字工作跟普及教育、富强国家这些目标联系起来。1935年,当时的中国政府还曾发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收简体字324个。其中有223字跟今天中国推行的简化汉字完全相同。
中国研究、推行简化字,也是为了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无疑的,简化字给外国人学习中文,给海外华人的子女学习自己的母语、母文化,也带来了方便。中国的简化字,已为新加坡等国家所采用。澳洲教育部也规定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要教简体字。这是很有远见的。可见,简化汉字,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顺应历史趋势的。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
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
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
“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从古人对“一”的解释,可以看出他们对万物产生和变化的看法。
3、神从天降
“示”最初是神的意思,写成丁,横表示天,竖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后来在横上又加了一横,表示在天上方;下边的竖也加了两条,变成三竖,明确表示出是日月星三神。这也是许慎的解释。汉字中凡与神有关的字大都有示(礻)作偏旁或部首。比如:祭(意为向神献肉)、祐(意为神灵保护)、社(意为土地神)、福(意为向神祈求幸福)等。这说明古时候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的变化看成是神支配的。这种崇信神灵的观念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
二、从汉字看古人的伦理观念
在封建社会,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三纲”简单说,就是大臣要按照君王的意志办事;子女要按照父亲的意志办事;妻子要按照丈夫的意志办事。“五常”就是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人们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
1、君、臣、民
“君”的古字上面是两只相对的手,双臂内侧是个“口”,像个正面坐着处理政务的君王。“臣”的古字像个面向左边趴在地上行匍匐礼的大臣。“民”的古字像个面向左的男人与女人的结合体。到了汉朝,君王的正面坐形改成了面向左的侧面形,就是现在的“君”字。臣和民应该面向君王,表示服从和恭敬,所以面向左改为面向右,成了现在的“臣”和“民”。
2、无子不孝
“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大都提倡孝道,对不孝的子女要定罪判刑。不孝的罪行中,最严重的是没有后代,没有子女的人被看成大不孝。维护这种观念的人就把“孝”字中的子解释成男孩子,说没有男孩子的人就是不孝。
“好”字左边是“女”,右边是“子”,意思也是多生孩子就好。这种生育观念到了现在还有影响。
3、带“女”字的贬义字
在强调男子重要的同时,是贬低妇女的作用。“女”的古字像个双手交叉在胸前(也有的像双手被绑在身后)跪在地上的女人。这说明商朝时妇女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了。社会不但歧视妇女,而且还把许多坏人坏事和妇女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造一个字时,如果是贬义,就把“女”字加进去。比如奴隶的“奴”、奴颜婢膝的“婢”、贪婪的“婪”、佞臣的“佞”、奸人的“奸”、妨碍的“妨”以及“娼妓”、“嫉妒”、“妖媚”等等。
女子应该呆在家里,这样才平安,所以“安”上为宀(房子的符号),下为女。如果走出家门就会引起麻烦。两个女人在一起会成为“奻(sòng)”,意思是争论、争吵;三个女人在一起就会成为“姦(jiān,简化字同‘奸’)”,意为邪恶、奸诈。因此对女人要严加管束。“妥”字上为“手(爪)”,下为“女”,意思是管束住女子才能安妥。
压迫歧视妇女,反对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观念到了20世纪才开始清除。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汉字简化,古今贯之
汉字至今起码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汉字发展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它的形体是在不断地趋于简化。再早的不说,就从甲骨文到金文(钟鼎文)、小篆的演变,从小篆又到隶书、楷书的演变,哪一个阶段其实都是形体简化的过程。这里面,以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最大。尽管小篆比起金文、甲骨文来已经简化多了,但今天我们认读起来仍很困难,可是认隶书就顺利多了。所以说,从小篆到隶书的变化被看作古今文字的分水岭。那么,具体地说,今文对古文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呢?那就是简省了偏旁,简化了结构,删除异体,减少字数,字形定型。
其实,隶书之后,汉字形体的简化并没有停止。隶书到楷书是进一步的简化,这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简体字。这是人民群众和书法家的共同创造。有人从现存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书中,找出“扬、为、时、富、张、丧、谢、东、资、怅、来、纪、经、万、栖、将、询、随、问、说、谛、静”等22个简化字。这是1600年前的事。1996年11月8日,《光明日报》上的一条消息说,在江西吉安市兴桥镇钓源村发现了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欧阳修《画锦堂记》碑刻两块,共159字(欧全文为485字),其中也出现了“记、将、荣、盖、闾、劳、险、绅、谓、赏、诵、诗、乐”等13个简体字,与中国现在通用的规范简化汉字完全相同。这说明,在历史上,简体字早已在人们的手书中流行了,今天通行的简化字,许多都是古已有之的。今天只是做了把它们定型化、规范化,并加以推广的工作。
近代,汉字简化现象更加明显。从上世纪初开始,中国的有识之士更把简化汉字工作跟普及教育、富强国家这些目标联系起来。1935年,当时的中国政府还曾发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共收简体字324个。其中有223字跟今天中国推行的简化汉字完全相同。
中国研究、推行简化字,也是为了普及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无疑的,简化字给外国人学习中文,给海外华人的子女学习自己的母语、母文化,也带来了方便。中国的简化字,已为新加坡等国家所采用。澳洲教育部也规定开设中文课的学校,要教简体字。这是很有远见的。可见,简化汉字,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顺应历史趋势的。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