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父亲对孩子的影
成长的摇篮
佚名
成长的烦恼-世上并非只有妈妈好(10-12个月)
母亲每每被认为是孩子主要的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一般说来,父亲角色和在社会上承担的职业职能决定了父亲参与抚育孩子的时间少于母亲。但是,这并不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重要,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父爱在婴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症”。
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不同
婴儿在六周时或甚至三周便可分辨出父亲和母亲。他们的行为几乎也表现出这种区别,母亲陪伴时会较为安静;父亲出现时会较为兴奋和激动。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独特的抱孩子的方式,并且十次有九次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抱起孩子;而父亲则十次有九次以不同的方式抱孩子,甚至会将婴儿头朝下抱起来。即使母亲外出工作,父亲在家照看孩子也是如此。母亲在与孩子玩耍时较喜欢使用玩具;而父亲则喜爱用自己的身体当作孩子的爬杆或摇马。
这种区别在整个童年早期都十分明显。父亲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比母亲更放心让孩子爬出的距离平均比母亲容许的距离多一倍,然后再把他们抱回来。当孩子面对新事物,如一只狗、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新玩具时,母亲会本能地靠近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可以得到保护;父亲则倾向于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两种抚养方法——保护和挑战——都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研究显示,父亲积极参与照顾的孩子在与父母分开或遇上陌生人时哭得较少。
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普遍反映,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和远足来释放自己的沮丧心理。这些都是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不同。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在与母亲-孩子交往相衬托和对比的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产生理解;这方面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4岁前不与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失去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响。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交往数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发现,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引导孩子游戏,与之频繁的交往,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方式进行,从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期间,孩子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社会交往技巧。
正确地表达父爱
父亲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人父者应充分认识尽父亲之责的重大意义。那么,父亲应如何表达这种父爱呢?
1.付出时间相处
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搭一会儿积木,或者帮孩子洗个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此外,父亲还应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孩子的记忆深处贮存着父亲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不仅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2.爱要让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挣的钱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带孩子辛苦,再多的钞票也换不来与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伦之乐。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生养子女,只要经济来源稳定,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之外,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最适当的教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长大,才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耗费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的问题。父亲要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
3.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父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和勇气。更不要摆出父亲权威,命令和束缚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设计好的标准去发展。
4.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尽管小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但他们还是能用姿态和声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也会压抑不良的感受,当他们持续地处于不良情景刺激时,不良情绪也会渗透到幼小的心灵中,并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以至疾病。因而父亲要同母亲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
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父亲要做的还很多很多。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父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也是绝对不可估量的。事实证明,从三四岁开始,孩子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内涵。既然如此,别让你的父爱停滞在心底,适时付诸行动吧,让自己的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成长的烦恼-世上并非只有妈妈好(10-12个月)
母亲每每被认为是孩子主要的照顾者,孩子也往往更依恋自己的母亲。一般说来,父亲角色和在社会上承担的职业职能决定了父亲参与抚育孩子的时间少于母亲。但是,这并不表明父亲对孩子的成长不重要,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父爱在婴儿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与父亲接触少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专家称为“缺少父爱综合症”。
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不同
婴儿在六周时或甚至三周便可分辨出父亲和母亲。他们的行为几乎也表现出这种区别,母亲陪伴时会较为安静;父亲出现时会较为兴奋和激动。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独特的抱孩子的方式,并且十次有九次都会以相同的方式抱起孩子;而父亲则十次有九次以不同的方式抱孩子,甚至会将婴儿头朝下抱起来。即使母亲外出工作,父亲在家照看孩子也是如此。母亲在与孩子玩耍时较喜欢使用玩具;而父亲则喜爱用自己的身体当作孩子的爬杆或摇马。
这种区别在整个童年早期都十分明显。父亲帮助孩子“培养独立性”,比母亲更放心让孩子爬出的距离平均比母亲容许的距离多一倍,然后再把他们抱回来。当孩子面对新事物,如一只狗、一个陌生人或一个新玩具时,母亲会本能地靠近孩子,让孩子感觉到可以得到保护;父亲则倾向于站在一边,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两种抚养方法——保护和挑战——都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研究显示,父亲积极参与照顾的孩子在与父母分开或遇上陌生人时哭得较少。
一些刚入学的孩子普遍反映,每次考试结束后,母亲关心的往往是分数,是孩子在班里的名次,父亲关心的则是孩子的考试水平,有没有受到紧张心理的影响。孩子考得不理想时,母亲的常见反应是要孩子缩减游戏活动时间,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暂时通过游戏和远足来释放自己的沮丧心理。这些都是父母在教养方式上的不同。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1.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在与母亲-孩子交往相衬托和对比的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产生理解;这方面如果没有父亲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4岁前不与父亲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失去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响。
2.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由于父亲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父亲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母亲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父亲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经常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有研究发现,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交往数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发现,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父亲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影响
父亲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引导孩子游戏,与之频繁的交往,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方式进行,从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期间,孩子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社会交往技巧。
正确地表达父爱
父亲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人父者应充分认识尽父亲之责的重大意义。那么,父亲应如何表达这种父爱呢?
1.付出时间相处
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搭一会儿积木,或者帮孩子洗个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此外,父亲还应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孩子的记忆深处贮存着父亲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他们不仅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育补充养分。
2.爱要让孩子知道
要知道,在外面挣的钱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带孩子辛苦,再多的钞票也换不来与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伦之乐。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生养子女,只要经济来源稳定,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之外,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最适当的教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长大,才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耗费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的问题。父亲要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
3.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父亲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孩子的长处和弱点,帮助孩子取长补短,树立自信和勇气。更不要摆出父亲权威,命令和束缚孩子,迫使孩子完全按大人设计好的标准去发展。
4.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
尽管小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但他们还是能用姿态和声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也会压抑不良的感受,当他们持续地处于不良情景刺激时,不良情绪也会渗透到幼小的心灵中,并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以至疾病。因而父亲要同母亲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
孩子的路还很长很长,父亲要做的还很多很多。要让孩子形成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父亲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也是绝对不可估量的。事实证明,从三四岁开始,孩子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的真正内涵。既然如此,别让你的父爱停滞在心底,适时付诸行动吧,让自己的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恶作剧也是一种成长的标志
下一篇:尊重孩子的隐私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