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根源在父母

成长的摇篮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04-05-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治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专家认为,“问题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问题,源头还在于其从小家长给予的教育,也就是家庭教育,现在环境只是诱发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父母总是把孩子摆在不平等的位置,总是按大人的理想去设计孩子,强求孩子,只有灌输,很少交流。有的为了要求孩子出类拔萃,不能宽容一次作业忘了做,不能容忍一场考试不及格。由于教育方法和手段违背了孩子天性,“问题”也就难免,尤为甚者还造成了少数孩子的心理障碍。有5种类型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就了当前的“问题学生”。

  棍棒型:这大多数是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这类家长认为,子女是自己生的,要打要骂,自己做主。子女稍不顺自己的意,不是耳光就是脚踢,甚至棍棒。久而久之,孩子缺少家庭的温暖,怨恨之心积于心坎。在这类家庭里,父母之间常有打骂、吵架之事。
  训斥型:这类家庭的典型特点是“棍棒在嘴上”,虽然对子女的拳打脚踢不多,但骂声不绝,实际上是对子女的精神折磨,同样带来孩子的心灵创伤。如果说“棍棒型”以父亲的表现为主,那么“训斥型”以母亲的表现为多。
  管束型:这类家教方式在本意上是对子女的说服教育,有时也称得上“苦口婆心”。这类教育对子女的清规戒律太多,这也不可,那也不行,同时在语言教育上又唠唠叨叨,使子女生厌,容易生出逆反心理。
  溺爱型:对子女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子女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以娇宠为典型的溺爱型家庭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子女的吃、穿、用上,养成了他们骄横、任性、乖戾、惟我独尊的性格。
  诱惑型:这类家庭教育崇尚物质刺激的诱惑,企图以物质的奖赏来激励子女听父母的话,实现父母预期的目标。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几乎没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是靠物质诱惑出来的,更为严重的是,物质奖励造成财物在孩子身上的积聚,带来了挥霍性的消费,造成子女品格低下。

  针对近年来看心理门诊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有关专家提出了忠告。目前不少家长平时并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一旦觉得孩子不听话,学习成绩老是不理想,就怀疑其有“心理障碍”或者智商有问题,这对孩子的心灵其实是一种伤害。不少“问题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是家长不妥当的教育方式导致的。他们呼吁家长们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拥有健康的教育观,更好地把孩子培养成才。

  由于“家庭残缺”,而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也是“问题学生”形成的渊源之一。而且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则变得尤为迫切。它包括由于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形成的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过失家庭”或“病态家庭”,以及与之相区别的“留守孩家庭”。

  “过失家庭”指的是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品质恶劣,或生活作风问题或参与社会犯罪活动而被判刑的家庭。而这些家庭中由于一方的服刑,也多带来了另一方的离异或离家出走。

  “留守孩”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亲戚托管、监护、教育的孩子。作为市场经济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沿海省份,“留守孩子族群”越来越普遍,其教育与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

  这些家庭,由于父子交流阻断和不畅,多造成孩子情感情绪异常。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心理系教授调查发现,有71.3%的“留守孩”学生表达非常思念父母,希望与父母相见。而这些学生与父母相见的次数每年也才1至2次,其中只有2.4%的家长能给孩子写信。在调查中,有33.3%的表现为:内向、胆怯、木讷、不善与人交往;18.9%的学生性格表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等特点;4.6%的“留守孩”有孤独、封闭、畏惧的性格弱点。加之代养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学文化者仅占30%,教养思想简单,造成了“留守孩”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行为纪律散漫、品德不良等问题。

  而“过失家庭”物质条件的困难,父母的犯罪,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有的甚至造成罪错品行。研究表明: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中,约10%与有犯罪前科的家长有关。有一姓郑的男孩,父亲因盗窃抢劫被判刑4年,母亲离家出走,他却无人代养,无家可归,只好到监狱附近一所学校就读,监狱领导破例让他晚上与父亲住在监狱里,恶劣的环境,使孩子也学会了偷盗。
  〖你正在浏览《》提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