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

提问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提问是一门值得探讨的艺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其特点是: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课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得出结论。那些停留在“是什么”上的问题,可以说,很难启发学生的认识、理解及思维能力。教师应在吃透文章内涵、领会文章意图的基础上,过滤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精心设计“为什么”这类具有思考价值的实质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励学生尝试。
  提问要着眼于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是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重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小说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时,改乘圣马洛船,以免再碰到他。请引用课文说明,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局?”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而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理解尚属肤浅,个别也有深刻的:认识到菲利普夫妇只认钱,没有亲情。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理解了造成如此结局的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钱和于勒的穷,其根本原因在于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此问题的设计,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这种从结局入手溯本求源的探究课文,有利于学生整体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提问要着眼于文章巧妙的构思艺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它们强烈的求知欲。我在教学《变色龙》时,提出“小说的主人公是奥楚蔑洛夫警官,内容写的是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件的过程,但文题却是《变色龙》,这与中心相符吗?”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仔细阅读课文,深入了解作者是怎样按照“警官奥楚蔑洛夫根据小狗主人的变化而改变”的线索来安排结构。回答这种牵动全局的问题,尽管有一定难度,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提问应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有所发现,使他们因此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故乡》中鲁迅在文后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富有哲理的句子,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可以抓住这句话中的“路”和“希望”之间的关系提问:这里说的路,只是简单的指地上的路吗?它比喻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进而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认识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以实现的。提问使学生思而有所得,从中可以尝到钻研、探究的快乐。
  提问应让学生自己根据提问去探幽寻微,解决问题。有教师执教《孔乙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深入研讨:作者是怎样通过“手”的描写来表现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这个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带动了全篇课文的教学。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体味到:孔乙己的手极富个性特征,有其独特的用途:第一,蘸酒写字,第二,偷窃东西,第三,书写服辩,第四,代脚走路。作者用了细节描写,穿插叙述、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让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成为走向死亡的工具,从而深刻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此问的设置,切入点选择巧妙,足以引起学生对细节描写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