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课堂上流动的风景

语言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每次听别人的公开课,并不热衷于看课件制作是否精美,而是喜欢倾听教学语言运用是否口随心愿、恰如其分。
  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教学手段如何现代化,只要上课,必然离不开语言。教师朝于斯、夕于斯呕心沥血练就的基本功,在语言上可窥见一斑。
  在我看来,优秀的教学语言,应具备以下优点:
  1、导入语如磁铁。一开课就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调起学生的胃口,发挥新闻、奇闻、激情、音乐、幽默风趣的磁铁效应,如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
  2、提问语如投石。巧设提问,击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填空式、接话式提问,“是不是”、“对不对”等封闭式提问过多,则不利于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恰当设问“为什么”、“怎么办”等开放式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3、评价语如熨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评价语应能熨平胆怯和偏激的心灵皱折,使欲说还羞的学生放胆直言,把偏激、邪乎的想法不露痕迹的送上正道,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铺陈语如架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铺陈语使两个教学情景之间水到渠成、自然承启,学生不是接受老师陡然奉送的真理,而是主动去探寻靠近真理。铺陈之美就在于这引导的过程是无痕的,对“教做人”,讲“知行合一”的思想品德课来讲,是我们追求的。
  5、讲述语如标尺。讲述基本概念、观点要简洁、准确。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那里可以淌出知识的溪流。”知识的科学性要求我们来不得半点虚假。“也许”“差不多”、“”可能是含糊其辞,知识性错误则大失水准了。
  6、结束语如撞钟。入木三分的概括,名言警句的升华,课堂内外的延伸,每一声都掷地铿锵,语音饶梁,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总之教师以“舌耕为业”,不断锤炼教学语言,课堂才富有生命,学生才如沐春风。教材经专家雕琢,以美的形式呈现;教学语言经教师创造性思考、处理,也应美起来,成为课堂上流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