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艺术的导入 富有灵性的课堂
导入技能内容提要: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如何使语文课的导入能更好为语文课服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一、导入的功能性。二、导入的艺术性。三、导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艺术 有效 课堂最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它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好的导入就像一场好戏的序幕,令人心驰神往;它又像战前的号角,使人精神振奋。赋有艺术魅力的导入,能打动人心,引人入胜,它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几年、十几年不能忘记,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形成,而且对学生的人生观的树立,品德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作用。而精心设计的导语能渲染、创造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这种课前创设的氛围和课文内在情景一旦巧妙结合,学生往往会产生豁然开朗的顿悟,达成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导入的功能性
导入就是导入新授的过程,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课堂行为方式。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环节,十分关键。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二、导入的艺术性
导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导入的设计必须因人因文不同,因时因地而异,而导入理论应用于实际,也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能囿于一个程式。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本人就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中课文谈一些导入的艺术性。
(一)旧知导入法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连,自然衔接。因此复习旧知是导入新课常用的方法。
(二)设问质疑法
孔子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亚里斯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思”离不开“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如如《九寨沟》的导入。你听说过九寨沟,知道九寨沟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九寨沟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九寨沟的自然风光迷住。
(三)文题导入法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与文章的立意有密切联系,教师如果能从解题入手,自然导入,一定能帮助学生对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理解。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中的导入,公仪休是谁?拒收什么礼物?怎样拒收礼物?为什么拒收礼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四)激情引趣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教师要用激情引趣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如吴建英校长在借班上《蚁国英雄》时,由于时间仓促,不可能进行从容的课前谈话,而学生的紧张情绪却明显可见,严肃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教室。如果立即进入新课的学习,准会一上课就“闷”。上课前跟学生说:“你们崇拜英雄吗?你知道吴老师崇拜哪个英雄吗?”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老师讲了好几个大英雄的故事,又让学生讲了英雄故事。最后老师说:“我们讲了这么多的英雄故事都是惊天动地的,可今天的英雄却与蚂蚁联系起来了,怎么回事?快来学习课文。
(五)情感熏陶导入法
这种情感熏陶的导入处理,要求语文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导语的口头表达上要采用与本节教学内容相适应匹配的表情和语调。表情或庄重严肃,或笑容满面,或沉郁悲伤,或轻松愉悦;语调或诙谐幽默,或抑扬顿挫,或徐缓低沉,或慷慨激昂。使之感染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达到与老师和教学内容在情感上的和谐共振。如学习《老师,您好!》,老师用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导入,轻轻地描述:“听着这首歌,我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颂老师的课文。”老师激动的神情、深情的话语,配以熟悉的动人旋律,学生的心海漾起了波纹,为领会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奠定了感情基础。
三、有效性
实质上,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管运用那一种导入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导入是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切中肯肇綮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做到导入的有效性。
(一)导入要为新课学习服务
学生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文,不失为好方法。对那些有典故可引的课文,教师总喜欢先讲述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故事,然后引入新课教学。如《三顾茅庐》一文,有教师就从讲述“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导入新课:
刘备少年孤独贫苦,与母亲贩鞋子、织草鞋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关于刘备的《三顾茅庐》这篇文章。
这个导语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具有吸引力。但从有效性的角度去讨论一下,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问题:“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与本课要学习的《三顾茅庐》的教学内容关系不大。也就是说,这个生动的故事并不能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创设必要的情境,反过来倒可能会干扰后面新课的学习。由此看来,如果导语的内容与教学主体内容脱离,再生动的导入也是无效的。
(二)导入应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环节
新课程实施,社会转型,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教学实践面临着许多
新情况,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抱着过去的老一套导入方法可能就会闹出“刻舟求剑”的笑话。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生命是宝贵的,当生命受到威胁时,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唱出生命的壮歌。教师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语。但是,紧接着安排学生学习生字词,显然,两个教学环节之间严重脱节,精彩的导入也就变得低效或无效了。
(三)导入应该要有艺术性
要使新课的开始能扣动学生的心弦,需要教师讲究语言的艺术。只有充满艺术的导入,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性。
(四)导入新课的时间不宜过长。
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有的老师在导入上耗费太多的时间,造成课堂结构混乱。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充满灵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