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课标 谈评价

评价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2-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语文课程的评价,是个古老而陌生的课题,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难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长期进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谈谈自己学习“新课标”的收获,以及对语文教学评价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小学语文多少年来一直强调的是它的工具性,并由此繁衍或者肢解出各种字、词、句的习题。我感觉这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悲哀,它像一团沉沉的乌云压在孩子们幼小的心坎上。
  新课标的颁布像一缕阳光投射到了小学语文教育的领域里,像一股春风吹开了大家封闭已久的心扉。我非常拥护新课标,也反复学了多少遍,越学越觉得我们需要这样的新课标,新课标使小学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了人的小学语文教育
  《新课标》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统领下,突出了四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为本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在各个年段都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二年级阅读要求的第一条就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习作中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想,乐于表达”;在“教学建议”部分又强调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句话,“新课标”强调“学生为本”。
  要体现“学生为本”,就要转变教师的理念,这种理念是需要情感伴随的。千百年来,中国宣扬的是“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以老师心中的“标准”为答案、为目标;学生自己的思维、个性,在这种被动式的学习中被弱化,以至被磨灭。贯彻《新课标》,首要的一条就是改变师生关系,教师从思想深处伴随情感,确立“学生为本”的理念。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自己上课,还是指导青年教师备课,首先浮现在眼前的就是学生,心里想的就是他们会怎么学,自己这么教对学生有多少影响,他们会获益多少。
  “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实施课标的一个出发点、是根本。有了这点精神,教师不再是高居于学生之上的知识传授者,不再是“唯我独尊”“唯我独是”的“圣者”,而是把学生作为学习语文的主体,自己作为智慧的启迪者,情感的传递者,知识的指点者;也不再是讲解员,而是以情激情,以情启智,引而不发,是教练员、陪练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
  基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那么在评价中,学生就不应该是个完完全全的“被评价者”。新一轮课标的测试不能仅仅是抽象的数字成绩,然后向学生本人,向家长,向上级展示、汇报。因为抽象的数字不能涵盖学生整个的语文素养。教育家斯太克说得好,“评价的意义在于服务”“为了使评价有利于服务对象,评价者就应该首先关注服务对象关注的问题、兴趣和焦点。”
  在评价中应该有学生的位置。第四代“共同建构”评价的思想就是“突出了过去被评价者的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者的身份,从而在评中应该听到被评价者的声音”。例如课标中“喜欢阅读”“乐于表达”“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这些要求,没有学生自己的评价,那是无从评价的。
  我想评价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为评价而评价,评价应该是积极的。归根结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应该具有激励性。通过评价更好地让学生认识自我,感受初步的成就感。也就是说评价不仅有老师评,还应该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在我进行情境教育的实验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设想、尝试、推行:形成性考试、成功考试。学生自觉地把模糊的、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补充,同样计入成绩。除此而外,应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包括态度、方法、心理、成绩作出评价。毫无疑问,学生是具有一定的自我判断能力的,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学会评判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评价必然是积极的;是长效的,是会评出自信;评出进步,评出发展的。这种自我评价,不应该局限于书面的或者口头的,还应该包括展示学生的作品,作业。
  例如我们所提倡的《童年的写真》就成为学生入小学后的一个档案袋儿。从开始写的字,后来的书法;开始写的一句话,观察日记,习作以及读书的书目、作家的介绍;词语的摘抄,或者是一次获奖,连同自己在报刊上,甚至学校园地,班级墙报发表的作品。这种体现过程的小学阶段终结性的“小小语文档案袋”,渗透着学生对自己学习语文情感和美好回忆。这是一种很真实,很切合实际的评价,也是比较全面的。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起学生对学习语文,对童年,对生活的热爱。这就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
  二、开发潜能
  《课标》在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再一次强调,“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每个大脑发育正常的孩子都孕育着创造潜能。这就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但是它又不像矿产那样即使不去开发,还照样地沉睡在地下。儿童创造的潜能,有它最佳的发展期。过了发展期,就会产生可能能力的递减现象。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能。
  为了使开发学生创造潜能这一目标得以实现,《课标》在各年级的要求中,强调“想象”,作为开发潜能的抓手。《新课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阅读到习作,都突出了“想象”。这是在我国历次颁布的语文大纲中所没有的。
  大家都知道,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创新必须借助想象,想象往往孕育着创造的嫩芽。要开发儿童创造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想象便是一把金钥匙。想象翅膀展开了,新形象便可诞生。当然它很可能是幼稚的,看来似乎没有价值的。但即使是瞬间的,也是灿烂的;是粗浅的,也是可贵的。儿童的创造潜能往往就在这从低到高,从幼稚到成熟的无数次的想象中得到了开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达到课标“开发创新潜能”的目标,就是要突出想象,注重想象。我认为这就抓住了学龄期儿童最可宝贵的思维品质,那就是爱想象,爱幻想,而且是乐于想象,善于幻想。在孩子的心目中,一切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都是可以和自己对话的,都是动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变化的。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想象中的仿佛就是真实的,幻想是可以变成现实的。无数事实说明,激发想象正是诱发潜在创造力的有效的办法。
  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应该通过观察让儿童获取直接的印象,积累丰富的表象,那样想象才有基础;还要通过启发,产生需要的推动,才能组合出新的形象。实践表明,儿童的创造潜能的开发需要激情的驱动,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殷切期待,会在学生的内心形成自信。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就像在生活中,孩子看到一棵大树,爬上去有难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此时,若有人从旁鼓励,给他撑腰,于是自信产生勇气,他便一步一步爬上去了。同样,儿童思维的高度在外力的推动下,在特定的充满爱和支撑的情境中,良好的情绪,让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智慧的火花在情感的助燃下,会灿烂地迸发出来。其实,大人的创造,不也是因为热爱,因为始终不渝而诞生的吗!
  既然发展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在新课程中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评价怎么跟上?我们在课程新理念的引领下,显然不能通过常规的习题式的练习,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使本是活跃的、丰富多彩的儿童思维空间,被一大堆干巴巴的符号充斥。
  那么究竟怎么评价呢?我想,我们评价的内容应该给学生想象的空问,有利于新形象的组合,让他们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但是又必须是具有学科特点的,而不是一般的智力问答。我觉得有两种形式,比较合适。
  一是结合阅读的创造性复述。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从具体训练形式来说,或改变体裁,如常见的诗歌改写成记叙文,科学童话改写成说明文,《小蝌蚪找妈妈》就可以写成《小蝌蚪长大了》;转变人称,常见的第三人称改成第二人称,当然也可以是把第三人称用“我”的口气第一人称来表述,以加深体验;《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这类的寓言故事,可以通过增添角色,对故事主人公的不当作出评判,既积极正面,又有童趣;或续述故事,根据故事的情节,顺其自然想象结果,例如《贝多芬回到旅店》《凡卡的信发出后》《小猫第二天又去钓鱼》等等。当然也可以通过片断语言训练的设计,引导学生作创造性口语练习。
  二是结合想象性作文。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提供想象契机,让学生组合成新的形象。我实验班的孩子写《小鸭子奇遇》《海底世界漫游记》《我是一棵蒲公英》《大力士比武》《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创造热情高涨,写得竟不肯搁笔,看他们的习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孩子的灵气、悟性和创造力。此外,让学生写《我从蓝天回来》《我多么想有一对翅膀》《我走进童话王国》等,这些带有创造性的习作都可以看出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创造潜能,由此来评价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鲜活的,都是学生十分乐意做的。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的思维活动,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人文熏陶
  新课标阐明“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多样文化”。这些都是作为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培养目标,是在潜移默化中,在熏陶感染中,在有意无意间逐渐形成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