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的位置
听课技能做事,懒于思考,习惯于随大流,就不容易发现新问题;勤于思考,习惯于多角度去观察,多方位去尝试,往往就会发现许多新的奥秘。
就说听课吧,我从教三十多年来,听了多少节课已无法准确地去统计了。只记得刚步入教坛时,师长们总是告诫我:“多听课,大有益。”那时侯,一有空闲,就去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至于坐在哪个位置上去听,从来没有去考虑,但是事实上总是习惯于坐在教室的最后边,坐在学生的背后,看着教师,听着教师的讲解。
到后来,我变成了老教师,也常常重复着“多听课,大有益”的老话,告诫着一茬又一茬新的教师们,至于听课的位置仍未于深思。
也许有人会问,听课者所坐的位置有必要去思考吗?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呀,坐在哪里不照样听课呢!
我想,在许多时候,有些不经意的小事,却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从而影响着我们的言行。听课者如果坐在观看教师的位置上,自然关注的是教师;如果坐在观看学生的位置上,自然关注的是学生;如果坐在既能观看学生也能观看教师的位置上,自然关注的是教师和学生。
我想,听课其实也可以叫看课、记课、思课、学课,因为我们在课堂上不单单去听,还要去看、去记、去思、去学。如果我们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坐在学生的背后,看到的是教师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和学生的一片后脑勺,那你所听的这堂课能说是在关注学生的“学”吗?不去关注学生,不去关注学生的“学”,又怎么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事实上,你听课的位置,不但影响着你的思维,更能影响着师生们的行为。
如果听课者们总是习惯于坐在教室的最后排,面对讲台,面对教师,就容易自然而然地把眼耳心关注到教师身上。这种情景,也自然而然地把教师当成了主角而忽略了学生,教师们被逼得不敢怠慢,于是乎:拼命地表演,什么教态呀,普通话呀,板书呀,教师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呢,心里也自然感到,听课的人坐在我们的后边,看不到我们,也不是来看我们,是来听教师讲的,是来看教师上课的。这样一来,学生的任务自然也就是怎样去跟随教师的讲,怎样去配合教师的教而已。这种听课的位置,很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很容易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探究得少,教师直接给予得多,学生主动收获得少的现象;在评课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更多地是去评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学”的现象。
听课的位置究竟哪里是最佳的呢?我想,听课的位置也许无法去固定哪一个为最好。因为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也都是不同的。任何一堂课都存在着因时因课因人因地制宜的问题。如果用一个固定的座位去听千差万别的课显然是不行的。但我可以大胆地说,听课者总是坐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着学生的后脑勺去听课的习惯应当改变。这并不是说,教室的最后排听课者不能去坐,而是说更应该多角度多方位去听课。更多的去坐在学生的对面,坐在学生的侧面,坐在学生的中间,融入到师生的群体之中。更清楚地更直接地更真实地听到师生们的理解与叙述,听到师生们的困惑与争论;看到师生们动手去写,动手去算,动手去做,动手去发现与创造的过程。
如今的课堂,学生座位的排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秧田式向着一个方向而坐的,也有围成一个圈向着一个圆心而坐的,还有分组朝四面八方而坐的。教师在课堂里的位置也在变化着,有的习惯于站在讲台上,有的习惯于融入到学生中间。所以,听课者的位置还要根据教师的不同位置和学生的不同的座位排列而去确定。
我想,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怎么坐,无论教师怎么站,听课者要始终选择一个最佳位置,关注着师生的共同活动,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学生身上,听清楚他们的读,听清楚他们的问,听清楚他们的答,听清楚他们的切切细语,听清楚他们那怦然跳动的心声;看清楚他们的一笑一颦,看清楚他们的一举一动,跟随着他们学习的脚步,去共同体验学习上的快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