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漫谈

听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2-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听课能让我们积累经验,听课能让我们反省自我,听课能让我们吸取教训……我们教师要想迅速地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就必须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培训的渠道很多,听课却不失为一种有效且快捷的方式。会不会听课,能不能听好课,怎样去听课,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会听
  学会倾听,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的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一。作为教师,我们在听课时更应该学会倾听。听课者要听什么呢?
  首先,要听执教者的教学语言。富有个性的抑扬顿挫的语言加上适度的情感投入,无疑会使教师充满个性魅力;富有情韵的导入更是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富有艺术魅力的提问、暗示、点拨、评价则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文本,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优美的教学语言不仅具有吸引力,而且具有诱发性,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名家于永正老师的魅力就在于此。所以,我们应学会听执教者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轻松跨入知识的殿堂。
  其次,要听执教者的范读。支玉恒老师教学《丰碑》一课时,就反复用范读向学生传递不同语句的不同语感,让学生通过跟读、揣摩,在反复体会中领悟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听课者如果不去倾听,根本就不会发现课堂的精彩所在,也根本不会从执教者那儿受到教益,获得驾驭课堂的技巧。
  二、学会看
  听课,不能顾名思义地理解为用耳朵听。我们还要学会用眼睛看。授课过程中,有经验的执教者通常会借助恰当的体态语言(以姿势说话,用眼神传情),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似的氛围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再现于学生头脑中,从而使其迅速地掌握学习内容。怎样才能恰当、得体地使用体态语言是我们听课者要看的门道。此外,我们还要看优秀教师如何与学生合作、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如何机智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如何适时并规范地板书、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辅助工具等。总之,听课时,我们要会看,要全身心地去关注执教老师的教学细节。这是我们获得课堂教学真谛的一个捷径。
  三、学会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听课是为准确而充分地接受和加工教学信息;教师听课则是把教学信息作为基础,去思考其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有指导作用等。因此,我们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学会思考和比较——思考教者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思考教者是否依据学生的具体接受能力和他们反馈回的情况随时调整了教学计划,从而生成了“鲜活”的教学资源。对于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听课者要思考自己会怎么处理,并与执教者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很有实际意义,它对提升听课者的教学水平,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听课后听课者要进行反思——对执教者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也要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样边听课边思考,以别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确实是我们教师迅速成长的一条好途径。
  四、学会记录
  作为听课者,我们首先要把自己当作一名学生去听课,因为这样才能听好课。听课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好科学有效的记录。首先,我们要详细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即要详细记录执教教师是怎样教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和学生的精彩回答等。记录时,并不一定要字迹工整,但必须尽量详实地记录整个教学过程。这是听好课应有的最端正的态度。其次,要记录听课者自己的听课随想和听课时的新发现,以及一瞬间的思维灵感。因为,这些东西有可能会稍纵即逝,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可能会很快就消逝了。
  听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课,我们教师不仅能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用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更为主要的是我们教师还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把从听课中得到的感性认识归纳为理性认识,从而取长补短,不断汲取营养,以达到提升自己课堂教学水平的目的。
上一篇:关于听评课     下一篇:如何评价一节“成功”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