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断想

备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04-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语文课程标准》出台以前,我的备课本的扉页上都写着语文教学大纲对所教年段的教学要求。《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就把课程标准中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它是我的教学指南。课标中有总的教学目标,叫“总目标”,还有分解后的各教学年段的目标,叫“阶段目标”。教学必须有目标,目标就是要达到的目的,也就是要完成的任务。
  动笔写教案之前,我还要看看课文后的学习要求。课文后的学习要求,一般地说,就是那一课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达到了,这课的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有些不尽如人意的“题目”,我会做些微调,但多数是照办的。
  课程标准我经常翻看,“温故而知新”。比如看到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些话,就会使我更坚定不移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读、背、写,而不至于偏离语文教学的大目标。看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些话,我就会坚决地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工夫;备课时就会认真思考:怎样教出情趣,教出灵性,培养出能力?看到课标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论述,我就会更积极地思考、设计这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等等。
  课标是教学的“圭臬”,是依据,要常看。常看常新。
  
  我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备朗读,至少读三四遍,上公开课,读的遍数还要多。要求学生背的,我先背下来。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寓言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人物要读活,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符号,等等。总之,要读出语感来。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一、二、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是作为“阅读”的首要目标提出来的),又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包括默读),就什么都没有了。
  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了,我才敢走进课堂,因为我可以让学生从我的朗读里去感受,去理解;因为我取得了指导朗读的发言权。
  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充满情趣的,也一定是有效的。读好了,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教师得有咬文嚼字的本领。
  哪里是重点?哪些词、句是关键?我要求自己不但要逮得准,还得读得进(体会好),讲得出。重点的地方,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能逮住大部分,并做上记号。如《秋天的怀念》,第一遍读完,“躲”、“挡”等一系列的动词,“央求”、“笑”等描写神态的词语,还有母亲说的话,就被我圈画出来了。当我读了四五遍后,我就读懂了:母爱是一堆细节!如果把母爱比作大海,那一个个细节就是一滴滴水,是一滴滴水汇聚成了浩瀚的大海,是一个个细节凝聚成了伟大的母爱!但,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这些文字背后又告诉我们什么?真正的阅读能力是能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儿子摔东西、砸玻璃,母亲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躲开?儿子望着窗外飘落的树叶发呆,母亲为什么要把窗户挡住?儿子对她发脾气,母亲为什么反而“笑”了?母亲临死时说的“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告诉我们什么?细细一想,明白了,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鼓励,是期待,是永远的牵挂!有了这样的理解,教学方法也就有了——引领学生重走我的阅读之路,引领他们由表及里地读母亲。真是“这法那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呀!
  读懂了母亲和作者,还要读“文章”——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等等。
  能否钻研好教材,把握好文本,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水平。因此,教师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我们一线教师,天天要上课,天天要备课,而钻研教材是需要时间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许多教师经常这样问我。
  我在学校里教了23年语文。我的通常做法是:先朗读。这个花不了多长时间。一般的课文,15分钟就能读两三遍。读得较满意了之后,接着抓紧时间看教参,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就看教案。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和方法”被我认可,照抄不误。但全盘照搬的没有,因为自己多少会有新的体会和教法。但,以下四点我是从不马虎的:①把生字写得规范,掌握它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贴。②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教参上有的也查,因为好多词义,教参往往只取课语文中的解释),虽然有的不一定讲。③凡要求造句的词,一定弄明白它有几个义项,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④如有“读写结合”点,我一定先“下水”写一写,有时不止写一篇。
  我非常重视造句和片段仿写之类的“小练笔”。苏教版三年级有一篇课文《水上飞机》,课后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一查词典,“究竟”有两个义项:一作“明白”、“结果”讲;二作“追问”——因有疑问而追问。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想,啥样的船我都见过,可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显然,这里的“究竟”应取第一个义项。于是,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①先读书上原句,再换词(可以换个“明白”),接着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过的需“看个究竟”的事,最后分别把“看”改成“问”、“探”,说说生活中遇到的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②出示下面一句话——早晨,小强怎么也找不到红领巾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红领巾究竟放到哪里去了?”先让学生谈谈,这句话中的“究竟”作什么讲(可以换“到底”,因不明白而追问),再仿照句子说话。③让学生以“恐龙”或“外星人”为话题,写一段话,用上两个意思不同的“究竟”。我这个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教把学生教活了。
  不管多么忙,我一学期都要求自己认真钻研两篇课文,把它上成“精品课”,上成学生喜欢的、难忘的课。我从不拒绝上公开课,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每学期经历几次这样“独立作战”的历练,绝对胜过读两个月的进修学校。我的把握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案的能力,课堂应变的能力就是这样逐步锻炼出来的。
  
  不少教师想看我的教案,但常常让他们失望,因为多数写得比较简单。备课过程中,好多东西教案上是没有的,是无法写上去的,我称之为“隐性备课”。例如练朗读,练板书的字,看资料,还有更无形的东西——思考。真的,有时,早晨一睁眼就在想教材,想教法,想学生。
  备课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哪些地方可以点拨,哪些知识要补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同样一篇课文,学困生应掌握哪些最基本的东西?同样是朗读、背诵,同样是一篇作文,学困生应达到什么程度?设计的课堂提问,难易是否适度?甚至连哪些问题由学困生回答都考虑到了。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其实备课时我就开始关注了。
  备课于心最要紧。
  
  写教案,只是备课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是备课的全部。
  阅读教学的教案,我大体上分为三个板块: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作业设计。“初读课文”部分只是写个大体过程,因为多数情况下你料想不到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指导初读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严”字,严格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严格要求读出标点符号。必要时领读,即“跟着教师读”。“精读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词语,品味句、段,品味篇章结构,进而读出味道来。这个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并感受语言的魅力。第三部分是作业设计,如造句、片段仿写的设计等。近几年设计得较多的是“综合性学习”作业。下面举个这方面的例子。
  比如,学习了《海底世界》,我设计了两个作业让学生选做。一个是:祖国有哪四大海?祖国的海岸线有多长?祖国的最大岛屿叫什么?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祖国最南端的礁岛叫什么?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哪三大舰队?你知道人民海军现代化的舰艇的名字吗?人民海军水兵服的衣领、袖口上为什么有四条白道,比国外的多一道?请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设计一艘现代化的军舰(用图画表示)。以上两题任选一题,通过查阅资料,写成一篇短文。
  我还为五年级的学生出过这样一道题:①上网浏览一下各国先进的战斗机,并记下几种主要的战斗机的名称。②我国“歼-10”战斗机何时研制成功?它有哪些性能?它的研制成功有何意义?写篇文章,并把“歼-10”战斗机的图片下载下来,附在文章的后面。
  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很了不起。
  不过,教师一定先得聪明起来。
  另外,我从不让学生做练习册。也不让学生反反复复地抄生字、新词。为了应试,考试前也做一些练习卷,只是为了让学生见识见识。
  (选自《福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