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备课和上课的几点思考
备课技能笔者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准备胜于一切,创新展示魅力。
这里所说的上课准备,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上的准备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基本应包括熟悉教材、写教案、“备学生”等几个方面。但范围不能过于狭窄,反之,教师成了“传声筒”、教书匠,上课基本上是备备书、讲讲书而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要求,不利于教师、学生水平的提高。
广义的准备,我们往往称之为教研、进修,包括的范围较为广泛,甚至包括学历教育、知识阅历、能力特长、师德培养,甚至读书看报等。总之,上课准备应包括全方位的、多种意义上的准备,当然知识的准备是重点,还应包括情感的准备以至心态的调整、着装、讲课风格设计、对学生的教育等。
那么,为什么准备这么重要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准备是积蓄能量,厚积而勃发。如果一个教师不备课,即使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东一头西一头的,也不可能积蓄充分的能量,达到较好的效果。它包括知识的积蓄、情感的积累等。
第二,准备是研究、创造。通过一系列的教研、思考、学习,还有教学方法的设计,深刻领会教材,并融入自己的体验,用最恰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它可能是理论创新、知识上的发明创造,也可能是良好教法的发现。
第三,准备包括知识的积累,也包括组织,包括知识的组织和对学生的组织。从而达到最高的效率,减轻学生负担,取得良好的成绩。
第四,准备胜于一切,就是把决定一节课上好上坏的偶然性,纳入充分准备的必然性当中。量变促成质变,有了充分的准备,无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随机应变,变不胜为常胜。
记得曾经在教学中涉及抗美援朝战争,教材上写得很少。于是,我在备课上就深入下去,在几个层次上研究。一是到图书馆借阅了图书《抗美援朝战争史》,在网站上下载了外国人写的“抗美援朝战争”,全面、具体地了解这场战争。这些著作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战争介绍得也是具体、生动。前面说到备课要厚积薄发,是要在笔者充分教研的基础上,变教材上的一些条条框框为具体、生动的史实,对学生可以自如地进行讲授和教育。二是在深入研读历史的基础上,笔者还细致研究教材,掌握其内容。因为终究我们主要是依据教材来教学,学生依据教材来学习。但以上只能说是备知识、备教材,备课还不能到此为止。三是上好课要把握课程标准,考虑教法,适当处理教材,考虑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四是上述过程是和书写教案相联系的。教案是一个作战图,要写写画画,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教师上课一定要写教案,但教案不能总要求十分整洁、完善,这样就容易将教师备课引领到不正确的方面。五是有“大备课”观念,包括心理准备、知识热身,把身心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政治教师大多有多个平行班,但往往并不是最后一个班上得最好。这样教师就要注意“知识热身”,把准备做得十分到位。
上课准备固然重要,是上好课的决定因素,但胜负战场见,备得再好的课也要通过课表现出来,重视上课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那么下面我就来谈谈上课:创新展示魅力。可能有的教师会提出,上课就是传授知识,什么展示魅力呀?那种作秀的事情我们不做!
这样理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第一,我说的展示魅力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而并不是上课胡讲乱讲。第二,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学生不是更关心知识,实际上更关注教师的魅力。没有教师魅力,就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没有教师魅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就不能达到。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想的升华,情感的教育,展示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
在备课方面,很多教师、学者关注得比较多,那么关于创新方面笔者谈几点。
第一,创新不可止于皮毛,应避免乱联系。准备和创新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准备,怎么能有真正地创新?真正创新应当是深入研究相关知识、理论,独立思考。创新具有科学性,与所教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关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增长思想见识,更好地学好基础知识。所以,这样的创新,实际上是研究、发明、创造,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学生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而乱联系,实际上不是创新,是知识的表面演绎,形成不好的教风、学风,对学生发展不利,也不利于取得好的成绩。
第二,创新不仅仅包括知识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知识的创新是良好讲授的基础,学习方法的创新应是教学中创新的主要方面。相反,如果创新仅仅是理论创新、情感教育,教学难免流于空泛。
第三,创新应是师生互赏,共同参与。创新也应有节制,否则创新效果难以显现。
第四,创新展示教师多种魅力,但我觉得应主要是学者风范、创造能力、品格意志,人性化的一面。
总之,教师要立志一辈子做教师,甘愿终身作准备。教师还要心系课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精多能,多才多艺,能力超常。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备课断想
下一篇:试谈中小学教师教案的零书写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