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

中班科学教案
首页 > 教师 > 幼儿教育/2021-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教案,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气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他们很爱玩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儿也都有吹气球的经验,而在瓶中吹气球幼儿接触少,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灵感,来自于幼儿喜爱看的少儿电视节目"科学泡泡--瓶中的袋子",意在引导幼儿在猜测、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感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的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从小爱观察,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的习惯,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发现,使幼儿体验到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生态课堂追求一种宽松、和谐、安全、自由的生态氛围,此次活动四环节紧密相扣,步步提升,让幼儿在"低碳"课堂中享受活动的快乐,体验科学的奥妙。
  活动目标:
  1.通过猜测、探索得知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索用其他方法在瓶中吹气球的欲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大小不一的瓶子若干,瓶口套有气球。(如图所示)
  2.幼儿记录纸人手一份,哭脸和笑脸娃娃若干,教师记录纸,记号笔。
  3.课件。
  4.操作音乐、集中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在小瓶中吹气球的兴趣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气球。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吹气球呀?
  幼:想。
  2.分别请两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吹气球,并将吹大的气球固定住。
  师:请你来试试。气球怎么样了?
  幼:变大了。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
  幼:我是用力吹的。
  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用力,才能吹得大大的。
  3.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小瓶子,将气球塞进瓶子并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气球装进瓶子里,还能吹得大大的吗?
  幼:能。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记录纸,来认识一下,瓶子代表什么?问号呢?小手呢?
  师:好,猜测能吹大的小朋友举手,用什么来表示能吹大呢?
  幼:打钩。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到底能不能吹大,还要验证一下。请你轻轻地从背后的口袋里拿出装好气球的瓶子,试一试。
  4.幼儿自由在座位上吹气球。
  5.师幼讨论。
  师:成功了吗?那"小手"标记下面怎么记录?
  幼:打叉。
  小结:原来,光靠猜测不一定正确,还要动手实验才能得出结论。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第一环节中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调动幼儿已知经验,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实验发现,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为下一环节感悟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探索用大小不一的四种瓶子吹气球
  1.根据幼儿需要,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猜一猜、试一试。
  师:为什么一开始这两个气球能吹大,现在不行了呢?
  幼:没用力。
  幼:瓶子太小了。
  师:那我再给你们几个大的瓶子,猜猜能不能吹大。
  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
  师:你们的猜测记录好了,轮到你们要去实验了。请小朋友记住:一个小朋友有一个筐,里面有四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试一试,听到音乐就回到座位上。听清楚了吗?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师幼讨论,教师指名幼儿说说有没有成功。
  小结:原来,能不能吹大瓶中的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什么关系。
  (评析:《纲要》指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教师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原来,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是没有关系的。)
  三、幼儿再次探索,寻找成功的秘密
  1.激发幼儿成功的欲望。
  师:两次都没成功,你们失望吗?别急,老师这里有好办法。
  2.出示幼儿记录纸,交代要求。
  师:这是你们的记录纸,我再请你们去实验一下上面的这四个瓶子。记录纸的背后有笑脸娃娃和哭脸娃娃,如果哪个瓶中的气球吹大了,就在旁边贴上笑脸娃娃,如果没成功就贴上哭脸娃娃,好玩吗?
  在实验之前,我有三个小要求:①还是每个瓶子都试一下;②认真做好记录;③如果成功了,别忘了找一找瓶子宝宝身上有什么秘密(四个瓶子中的一个身上有洞,并贴有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