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长江流域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
首页 > 教师 > 幼儿教育/2019-10-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二、蒙氏理念下科学方法的建构——凸显自主性
  生态课堂是儿童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课堂,生态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生态课堂标准中也提出,课堂应突出学科思维方法,培养孩子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因此,幼儿科学教育也必须是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在本次活动中,也凸显了幼儿的自主探究精神。
  1.自主选择合作同伴。在与电脑交互学习、了解长江流域的省市及地理位置过程中,教师没有硬性规定每组幼儿的数量及人员,而是把主动权、自由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同伴,自己来确定每组的人数,这样的氛围让孩子感觉更轻松、更自主。
  2. 自主选择难易程度。在巩固了解长江流域的省市及地理位置的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三种材料,这三种材料虽然目的是一样的,但是操作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教师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材料和操作方式,因为是自主选择,所以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3.自主探索学习内容。科学教育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要让孩子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孩子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中,孩子先后两次进行了自主探究,一是与电脑交互探究长江流域的省市及地理位置,二是借助电脑了解长江与张家港人生活的关系。通过自主探究,幼儿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所提供的电脑这一教具也得到了充分地利用。

  三、蒙氏理念下科学形式的组织——凸显灵活性 《纲要》指出: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形式与组织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方式。蒙氏教学提倡幼儿的独立操作,但并不排斥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能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效组织幼儿开展探索、交流、分享活动,充分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真正地为活动目标和内容所服务。
  1.小组合作式。小组探究共同的主题和内容,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与同伴间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如在自主学习、了解长江流经各省市及地理位置中,孩子与同伴自由结伴,多人一组与电脑交互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又如:在摆放长江流域省市的地理位置时,孩子们也是与同伴合作摆放。孩子们一边操作一边交流,多种观点、多种经验在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得到重新建构和丰富,合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2. 独立学习式。蒙氏教学重视培养孩子专注独立的品质,因为孩子从开始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因此,活动中教师也为孩子提供了独立学习和操作的机会。如在巩固长江流域名称及地理位置时,有的孩子选择了拼图,有的选择贴星的方式,这些材料都是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活动,孩子通过独立操作在当时或在其后就能发现错误并自行改正。这样的操作方式对幼儿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3. 相互交流式。《纲要》提倡让幼儿在活动中用多种方式来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有很多交流的环节,一是师幼之间的交流。如:你们看了长江之后有什么感觉呀?你看到的长江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长江经过了哪些省市?通过孩子的交流,教师的提升,帮助孩子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二是孩子与同伴间的交流。特别是在自主活动中,孩子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讨论,一方面满足了孩子好表达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在相互交流中获得了同伴的有益经验,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