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
首页 > 教师 > 幼儿教育/2019-10-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班科学活动自然测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延伸活动,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掌握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自然测量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
  2.掌握正确的自然测量方法。
  3.探索用自然物测量树干、树枝、树叶的不同方法,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测量的方法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
  难点:会用不同的“量具”进行正确的测量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教具:示范纸一张,笔1支。学具:每人一张记录纸,各种测量工具(火柴棍、冰棒棍、筷子、绳子、纸条、布条、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组织幼儿来到小花园,向小树问好,亲亲小树。

  二、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尝试活动)
  1.目测:小树的树干有多高呢?  (幼儿讨论)
  2.引出测量:我们用筷子来量一量好吗?
  3.幼儿尝试测量,老师指导,提醒幼儿在测量时对小树要有礼貌,小心测量。
  4.分享:你是怎么用筷子来测量树干的?教师简单小结。
  5.幼儿再次用筷子以正确的方法测量,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并记录幼儿测量的结果。

  三、探索“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第二次尝试活动)
  1.幼儿自由取火柴棒、冰棍棒等不同长度的“量具”测量同一棵树干的高。
  2.讨论:测量同一棵树,用怎样的工具量次数多?用怎样的工具量次数少? 得出结论:测量同一棵树,工具越长量的次数越少,工具越短量的次数越多。

  四、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测量(第三次尝试活动) 幼儿自由选择“量具”为小树测量,并互相交流测量情况。
  教师作个别指导。

  延伸活动
  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回活动室测量室内物品。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利用和发挥幼儿园现有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及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引导幼儿用不同工具测量树干、树枝等,激发幼儿展开探索活动,突破了以往同类教学重认知结果轻认知过程的划一模式,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既获取知识又得到潜移默化的环境情感熏陶。因此,在确定本次活动目标时,以学习用测量的方法了解幼儿园里的树、萌发对树木的关爱为重点。活动以让孩子们亲亲小树开始,充分调动幼儿的环境情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三次活动尝试和活动小结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以及测量中简单的数关系。第一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一种测量工具,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二次尝试活动,提供给幼儿类似但长度不一的测量工具,让幼儿探索量具长短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三次尝试提供给幼儿较为复杂的多种测量工具,让幼儿自主地去深入测量。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结合尝试教育,渗透环境教育,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环境中的教育”。材料的提供层次感较强,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孩子们为自己在每一次尝试中有所发现而欢欣鼓舞,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让幼儿对园内的小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孩子们在活动中是那么的专注,测量中小心翼翼,生怕伤到小树,不难看出孩子们对树木的关爱,也勾画出了一幅人与植物亲密无间的画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