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顶沙包教案反思
大班游戏教案这是大班游戏顶沙包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游戏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设计意图:
这节活动课是大班的体育活动,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题材呢?主要是考虑到我们农村幼儿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 以及与大城市孩子们的差异。 首先这节体育活动课以孩子们感兴趣 的沙包来贯穿在整个游戏中, 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能够得到锻炼。 因此本活动 理念是运用沙包游戏,通过幼幼互动、师幼互动,贯穿游戏情境,以赏识、鼓励的方法来调 动幼儿的积极性, 使幼儿以愉悦地心情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很好的锻 炼。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沙包的生成材料;
2、在游戏中发展孩子们平衡、跳跃、抛接等综合能力。
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用不同的方法玩沙包,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沙包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沙包若干;音乐《幸福拍手歌》 , 《快乐宝贝》 。
2、篮子2个,矮长凳一个,钻圈4个,小椅子2把,沙锤、摇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1、师带领幼儿一起以开火车形式入场。
2、 《幸福拍手歌》热身。
二、玩沙包。
导入部分:小朋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呀?(沙包)
1、谁知道沙包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沙包里面可以装入那些东西?
2、今天,我们就来和沙包做游戏。 (幼儿自由玩沙包)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
4、教师指导幼儿和幼儿一块玩。
①头顶沙包走路。将沙包放在头顶上,大家一起走一走,注意不要将沙包掉下来,也 不能用小手去碰。
②双腿夹沙包跳。将沙包放在两腿之间夹住,师带领幼儿一起双膝并拢夹 紧沙包往前跳越。
③手托沙包扭屁股走。将沙包放在手上托着,然后扭着小屁股往前走,在 走的过程中,不要把沙包掉下来,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把屁股扭起来。
④小蚂蚁运粮。将沙 包放在后背上, 爬着走,走的过程中, 沙包还是不能掉下来,也不许用手去碰, 要走慢一些。
⑤ 抛接沙包:将沙包向上抛起,迅速用双手接住。
⑥ 脚顶沙包走:将沙包放在脚背上往前 走。
三、游戏"运沙包" 。
1、讲明游戏规则:中途沙包掉落,需放好后继续前进。
2、讲明玩法:把幼儿分成两队,每名队员一个沙包,先学小乌龟把沙包运到矮长凳(小桥)上,双脚跳过长凳(小桥)。再学小兔(小白兔双腿夹沙包,进行跳跃前进)把沙包运到小椅子(山)上,拿起沙包扔到前面的篮子里(若没扔中,捡起沙包重新扔),然后快速从旁边的跑道(途中要钻圈)跑回打一下下一名队员的小手,下一名队员接着运沙包。
3、教师当裁判,及时引导、鼓励幼儿,两组同时进行,那组最先运完为胜。
四、结束。
1、教师评价幼儿的活动,表扬有创造性的孩子。
2、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快乐宝贝》。
3、和幼儿一起收拾用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主动的玩起来,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不用怀疑的。活动中幼儿能够很愉快的进行游戏,能够听从教师的口令完成动作。吸引幼儿兴趣,符合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发挥了幼儿做为活动主体的作用。
相关文章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丢沙包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游戏活动丢沙包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引导幼儿探索各种玩沙包的方法,锻炼幼儿抛、扔、投及躲闪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丢沙包教案吧。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传帽游戏舞教案》:大班音乐游戏活动传帽游戏舞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传帽游戏舞教案吧。
《大班建构游戏活动教案:长城教案(附教学反思)》:大班建构游戏活动长城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继续学习建构教学楼,会用交错、延长和垒高的技能表现楼房特征,在与同伴的合作建构中,激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长城教案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