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教材理解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4?默写课文。

  二、教材说明
  《小池》是七言绝句,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写小池环境的幽静美丽。细细的泉水从泉眼里悄然无声地流出来,好像泉眼很爱惜它们,舍不得让它们多流一点。一片树阴映照在水面上,好像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小池生机勃勃的景象。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水面,马上就有蜻蜓落在上面了。“小荷”与“蜻蜓”相依存,“才露”与“早立”相呼应,有动有静,点出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首诗通过对涓涓细流、浓密树阴,清澈的水面、初露尖角的小荷,停落的蜻蜓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了一幅初夏荷花池的风景画。特别是“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使这优美、宁静的画面充满了生机。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挂图,或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只有“惜、照、柔”三个生字。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练习读准字音,再通过检查进一步识记巩固。字形的掌握,可用学过的偏旁分析记忆字形。
  2?写字教学。
  三个生字字形都比较复杂,教师应逐字示范,指导写好。
  惜:左右结构。注意左边“忄”的笔顺:忄。右边“昔”字,应写得略宽些。
  照:上下结构。上部“昭”字,占三分之二格,四点底要写得呼应顾盼。
  柔:上下结构,容易写长。书写时“矛”字时应写短而收缩一点儿,“木字底”要写舒展些。
  (三)词句教学
  诗题“小池”,是小池塘的意思。
  泉眼:是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舍不得。
  细流:细细的水流。
  照:映照。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指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的尖端。
  教学时,应先让学生反复读诗句,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然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讨论,加上教师点拨,使学生理解。在词语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说说诗句大意。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
  无声的泉眼爱惜泉水,让它细细地流淌,
  树阴倒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
  嫩荷叶才在水面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
  (四)朗读、背诵指导
  这首诗语言清新活泼,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适合反复吟咏想象,加深体会。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诗情画意。
  指导朗读时可参考下列提示读出节奏。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古诗,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重点是熟读和背诵。只要注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自然会由读熟到读出感情。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1、2题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第3题,默写课文。要在能够背诵课文和写字教学之后进行。做此题,可直接在课后印出的方格中默写。提醒学生不要写错标点。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解题,看图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写的。他写的诗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情趣。
  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在小荷花池看到的美丽景色。
  2?同学们仔细看图(投影或挂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试着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我们听一听诗中是怎样描写小荷花池美丽景色的。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自己出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练习把每句诗读通顺。
  3?检查识字和读课文情况。用生字卡检查识字;指导把课文读流畅。
  (三)细读诗句,了解诗意。
  1?自读诗句,提出不懂的词语,同学讨论,教师点拨,了解词句意思。(先一、二行,再三、四行)
  2?看图想象小池的美景,进一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四)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景与情。
  在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指导学生把景物读活,要读出景物间的密切联系。可参考“教学建议”中的提示,也可再次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在模仿的基础上读好。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五)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六)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默写课文。
 
上一篇:《池上》其它杂项     下一篇:《小池》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