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标本] 也谈新理念下一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


  第四,避免了“一二三,看黑板”的单调乏味和“伸伸腿,弯弯腰”对教学环节的阻断,保持了整堂课的流畅。
  崔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应该说是非常普遍的,也很正常,她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处理常见的小问题,同样可以从小处着眼,获得大收获。
  ⒊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背诵)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在深入读文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做到以读为本。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读书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自由读、比赛读等,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自由选择听众,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其次,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头脑活动起来,从而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可让学生帮助小松鼠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找到花生。老师先给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后,再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因为个体的差异,学生会想出许多不同的主意,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因为这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多元化。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阅读行为获得个性化的感悟。
  第三,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的有利保障。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学生可以借助于想象,把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所以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
  1.在“看”中启发学生想象
  丰富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比尾巴》一课,为学生提供各种小动物尾巴的图片,使其观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丰富学生的表象。教《小小的船》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遥望夜空的情景,发挥想象,理解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两头尖尖的。并想象自己也能坐在月亮上看到夜空中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在头脑中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听”中启发想象
  听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边听边想象江南鱼米丰收、小竹排在画中游的情景,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在“读”中启发想象
  朗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将内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对文章的升华作用。在教《四季》一课时,通过师生间创造性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春季万物复苏、夏季植物茂盛、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花飘飘等的美丽景象。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活泼俏皮的语言,再现了四个季节的特征。通过朗读,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
  ⒋抓好熟读环节,加强积累运用。
  “重积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又一鲜明特点。积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学习语文,要注重积累和运用,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选准多读内容:重点句段让学生多读;难以理解地方让学生多读;有欣赏和运用价值的片断让学生多读。
  加强有机实践:我们应当让多种感官参与,进行多重记忆,立体积累。
  ●学生凭借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获得审美的基础上进行熟读。利用多种方式的读,有了深切的体会,课文内容不知不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阅读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学生的自悟是以积累为基础的,悟的水平高低,与其积累的多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课堂上要凸现背诵,要让学生背诵,教师应率先垂范,“下水”背诵。
  ●用好课后练习,积累好词好句。在“我会读”、“读读说说”、“我会说”、“读读画画”这些题目中,有词语的练习(如叠词、形容词、词的搭配),有句子的练习等,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完成,再写一写。
  ●加强课内,延伸课外。要努力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堂上要以文本作为中介,通过文本的启发,交流读书心得,拓展语文学习渠道;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可通过一篇带多篇,引导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语言生动浅显的童话、故事等课外读物;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可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指导学生主动读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量自然会增加。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学会读书,内化语言。通过积累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不管老师推荐也好,学生自己寻找的也好,还需要我们教师组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阅读活动更有情趣,更有成效。可以让学生和好朋友一起读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比赛读读等。这套教材的又一特色,那就是语文课程的生成性——每篇课文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或几个实践活动。
  活动形式
  读一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读一读课后的4个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
  说一说。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让去过北京的同学当小导游,介绍北京的美丽风光。如《自己去吧》一课,用“我学会了……”为题,说一说自己最近学会了干什么。
  唱一唱。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学了课文唱一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小小的船》一课,学了再唱一唱。《借生日》一课,学后可唱唱《生日歌》。
  画一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课,出一期《美丽的首都北京》的壁报,可以画画,可以是照片,还可以用图片。如《四季》一课学后,你觉得哪个季节最美,画一画。
  演一演。如《小熊住山洞》一课,小动物在献花时会说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戴头饰表演。口语交际:记者采访小熊一家。
  ★如《自己去吧》一课中,在学生能理解、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再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即让学生自己扮演这些小动物,戴上头饰进行艺术再创造,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在表演中发展语言,明白事理:只要勇敢地尝试锻炼,自己就一定能成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说与动的快乐气氛中受到教育,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时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课文内容的再现。首先让全体学生根据课文中两段对话的内容,或小组或同桌自由练习,然后选出表演得最好的一对,戴上头饰,在前台表演。要让这些“表演者”不光能演出课文中已写出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演出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如让扮演小鸭的学生说说当它要鸭妈妈带它去游泳,而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时,心里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么想的?自己去了以后又是怎么学会游泳的?让扮演小鸭妈妈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让小鸭子自己去学游泳?当小鸭学会游泳时,鸭妈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去感受。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语感。
  第二,课文内容的扩展。在学生表演完了课文中的内容后,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其他一些小动物的头饰,如小老虎、小狗、小猴子、小兔子等,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对话形式,想像这些小动物与它们的妈妈之间的对话,进行扩展式表演。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他们认识和体验的升华。
  做一做。如《我多想去看看》,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北京的图片、照片、资料等;《雨点儿》学完后,让学生在家里、校园里栽花种草;《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完后,让学生课外观察一种或几种蔬菜、水果,注意它们的特点。
  编一编。如《四季》一课,课文中对四季的美通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种载体体现出来的,但四季之美岂能仅仅表现之此。在教学中,教师大量地引进大千世界中精彩纷呈的万物图片存放在电脑中,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欣赏、创造的空间。当那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小朋友面前闪过,悠扬悦耳的音乐声在小朋友耳边响起时,早已激活了小朋友对四季美丽景色的向往,唤起了他们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学生说:
  “柳树发芽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春天。’
  西瓜甜甜,他对哈密瓜说:‘我是夏天。’
  草莓红红,他跳着舞说:‘我是秋天。’
  雪花飘飘, 他对大树说:‘我是冬天。’”
  上述这些实践活动是从课文中生成出来的,都是教学内容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必然会削弱新教材的育人功能。
  u 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辨证的处理一些朗读要求的关系
  1、处理好理解与朗读的关系
  感情朗读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但是,一些教师片面强化了理解,把理解当作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标,认为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深入讲透,全面理解,才能有感情地朗读;于是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说来说去,结果一篇篇原本情趣盎然的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索然无味。其实,打开语文课本,篇篇课文都是通俗易懂,哪需如此大费周折地“理解”呢?因此,语文课少一些分析、讲解,多一些对文章整体韵味的把握,多一些对语言文字感情色彩的感悟。也有一些“情”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感悟领会也因人而异,这些理解不必太“深入”、“统一”。
  2、处理好齐读与自由读的关系
  齐读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个人的感情表达,所以“不宜齐读”的说法被普遍认可。指导有感情朗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不同阶段构成。学生对文章的认识,对情感的表达尚需指导时,可用齐读。因为齐读便于教师发现问题,便于集中指导,更便于学生再读中互相纠正,互相寻找感觉。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语言素养较差、语感能力较低的学生,能起到一种提携的作用。在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对一些富于情感的关键句、中心句等也可采用齐读的方式。而对于尚在理解中的初读或是感悟后的感情朗读,一般采用自由读的方式。总之,一篇文章的朗读不能都是齐读,也不能一味地自由读,要因时段而异,因文句而有别,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处理好加强朗读指导与淡化朗读技巧的关系
  因为“加强情感体验,淡化朗读技巧”说法的提出,教师们便对“朗读技巧”不敢轻易问津。其实,“淡化朗读技巧”是针对那种过分强调朗读技巧,忽略了对文章情感体会的现象而提出的。淡化朗读技巧并不是不要朗读技巧。在学生理解、感悟均已到位时,适当指点朗读技巧,更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先读好词,再读好句,还要克服学生朗读时可能形成的固定腔调,如唱读、念读、顿读等,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能做到“一篇比一篇读得入情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