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札记
【摘要】在世纪之交的信息时代的今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为了顺应这一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倡导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本篇论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资源
一、引言
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它以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的共享,友好的界面,交互的便利而日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网络教学已逐步走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网络课程将呈现的学习内容通过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的东风东路小学,我们已经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室,开通了校园网,创建了属于学生自己的BBS论坛,这为我们探讨网络环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硬件环境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有以下的不同:
——不同于以往“传授——灌输”教师主导的教学。
——不是单学科、脱离情境的班级封闭环境下的授课式教学。
——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而强调生成性、创造性学习资源的教学。
——学习不是个体行为的教学,而是进行协作交流的教学。
——不同于以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型的教学。
二、网络与跨越式发展实验研究
网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还可以扩大学生学习的空间、时间,提供学习的各种工具,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这也是双基培养中的永恒主题。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这是切实提高学生全面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还有信息素养的融合。新课标把多读多写提到了重要位置,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充分挖掘新教材“内容宽”、“形式宽”的特点,通过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超越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重组教材,从而为学生搭建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网络环境下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实验研究。
三、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程序。它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的,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信息技术为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的手段。通过一年多网络阅读教学的实践,我在把握了《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三个维度目标的基础上,在达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非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进行了传承和创新,初步探索出一套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可称为“五环”——“两点一线”式阅读教学模式,:“五环”指的是教学的五个环节,可用“创—感—品—扩—打”五个字来概括;“两点”指的“协作交流”和“评价反馈”,是该模式的两个基点;“一线”指的是以读带讲为主线。该模式过程见下表:
下面,以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册阅读课《我多想去看看》为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
四、实践案例
《我多想去看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心理学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形象注重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了解到身处南方的孩子,很少有人去过北京亲眼目睹过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所以我就事先找了一段庆祝我国五十周年“国庆”升旗仪式的录像片,在引出这段录像之前,我用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谈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激发了学生急于看录像,抒发观感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二)整体感知,自主发展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其主动学习的前提,因而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切实重视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老师充满激情的诵读配乐诗歌之后,让学生想想:“小作者多想去哪儿?他想看什么”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还激发了学生自己也想读一读诗歌的欲望。这时再让学生自己练读课文,带着自己的喜好去读、去思考、去领悟。“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个语句,为什么?”这种属于阅读个性表达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为后来上机创作自己的作品打下了基础,很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自主地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发现和创造过程中,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获得知识、智能、心理、个性的发展。
(三)品词析句,点拨启导
这一环节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它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在大家都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分享了每个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之后,让学生提出诗歌中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参与程度更加广泛。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己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合作性,建立起一个学生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师生间、生生间互动的课堂立体结构。其次,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语言的积累运用。学习语言重在积累,重在运用。我充分发掘这首诗歌的语言训练因素,努力实现具有综合性的课堂。我设计了以下两个内容:1、引出诗歌中的隐性人物“妈妈”,设计“妈妈”和“孩子”对话的情境,将口语交际引入课堂。2、自编歌曲,利用课间热身活动“唱课文”,注重跨学科的联系,既再次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印象又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再者,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自我评价语言的设计和对学生相互间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的功能,如:“这位同学很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中去理解、感悟语句,真会学习。”“这位小朋友很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是个聪明的孩子。““小朋友,请你仔细欣赏他们的表演,给他们打打分。”“你觉得他这句话说得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最后,在此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地位和当然的责任。教师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适时、适度的点拨、启发、引导和激励,指导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培养全面的语文素养。
(四)扩展资源,阅读积累
实施新课程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怎样开发好课程资源,巧妙地加工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语文教学的素养和智慧。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本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把课本看成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那就有背于“大语文”的观点了。于是我在阅读教学中,采取“两手抓”的方法,先找准课本拓展的切入口,然后再将课本拓展开来,既重视课本这一重要的语文教学的载体,不忽视课本的作用,又结合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课本,根据每一篇课文的风格和特点,寻找选择与课本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儿童生活的文章。如儿歌、故事、寓言、童话等等,让教材“活”起来。并将这些补充的资源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注重每堂网络课的阅读质量。
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选择与课本相关的阅读材料实现了对教材的拓展。如果按照惯例,仅仅从课文的题目选择拓展材料,无疑内容和层面都显得狭窄而无太大意义。因此,我选择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目的的“爱国篇”,从旅游者角度出发的“诵读北京名胜篇”这两个方面来组合阅读材料,制作成学生感兴趣的、带有拼音注释,方便学生阅读的电子文本,这样就大大拓宽了阅读的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超越,有效而成功地完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阅读的积累。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还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为习作打好基础。
(五)打字表达,读思结合
其实,无论是自读自悟还是合作讨论,都应该有一种读完说完之后想主动表达的习惯。如果说阅读是一种积蓄,那么说和写就是在倾吐积蓄。因此,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也就是一种将阅读与训练思维、激发表达相结合的过程。这是我们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阅读就是要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进行心灵的对话,情绪的感染;思想的熏陶,思维的跳跃;情感的升华,智慧的启迪------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学习始终不能取代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电脑也始终不能取代老师,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信息化环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出更多更有效的语言实践环境。
1、在这五个环节中,以读代讲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读带讲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方法。在读中领悟、传情、培养语感。“情”是阅读教学的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在读中使“情感、想象、角色、思维”参与其中。于永正老师就特别强调:“学生读不熟课文就不开讲,语文教学是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境、读出神,在读中理解、积累和感悟。”可见,学生的朗读训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那么,我在实际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有以下的优点:
(1)通过学生朗读传递出来的信息有利于调控教学;
(2)通过课堂上各种朗读形式的运用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变换课堂节奏。
(3)通过课堂上朗读的训练有利于展现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当然,课堂上的以读带讲,关键还要读出味道,读出巧妙来。读并不是一味地死读,也不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呆板地读,应该是多形式的、有层次的、有目的地逐步推进读。通常我在阅读教学中会根据教学的进度和深入,体现以下几个层面。比如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它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五环”——“两点一线”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一堂比较成功的低年级阅读课。在这个课例的设计上,读的第一个层面是:“认读”。第一课时,让学生在10分钟之内初读课文,做到能够读正确、连贯。能达到五“不”,不填字、不错字、不掉字、不重字、不破句。这五个“不”字看起来简单,但让全班同学都达到这种水平并不容易。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特别是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读的第二个层面就是“边读边想”,进入情境,给学生再造想象的空间。例如:生读:小狮子说:“我爸爸和妈妈是林中的大王,凭着他们的地位我会生活得很好!”
师:哎呀!小狮子多骄傲呀!小朋友们,如果你就是这个懒狮子,你的爸爸妈妈这么了不起,你会觉得怎么样呢?好,咱们来比赛,看谁能把懒狮子骄傲的感觉读出来。
这个片段中我用我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以及我的表情,都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再造想象,还原成真实的生活画面,做到入情入境地读。
读的第三个层面是移情读。这是学生将课本语言内化成自身语言,就好像演员对剧本的二度创造。因此,我通常会在学完课文之后,为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设计课本剧表演的环节。学生对这个环节最感兴趣,表演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涨,情趣盎然。例如:我们在学习完《两只小狮子》课文后,先让小朋友在自己的学习小组里分好角色,谁是旁白,谁是狮子妈妈,谁是------,然后开始分工合作表演。旁白在出来汇报演出的时候,还要做好主持的工作,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演出任务,他们不但要熟悉课文内容,还必须背好自己的“台词”,加上合适的动作表情,这样演起来才逼真。可以说每一个表情、动作、话语都是源自他们内心情感的迸发。这中移情读,表演读的方法是一种将自己的情感、理解、个性融入到朗读中去,达到书入我心,我心入书的境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札记
下一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札记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