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鼠找花生》问题探讨


  有教师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这篇童话时,将之定位为“科普童话”。如果将这篇童话定位为“科普童话”,那么在教学这篇童话时,其主题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花生果不是结在枝上的,而是埋在土里的”这一“植物学”常识。但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会使童话教学的主题过于单一狭窄,不利于开发童话的思想教育价值。因而将《小松鼠找花生》简单地定位为“科普童话”是有缺陷的。其实《小松鼠找花生》并不仅仅是一篇“科普童话”,它寓含了深刻的思想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篇童话时,可用“隐性疑问”开发出这篇童话的思想教育价值,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益。
  何为隐性疑问?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疑问是: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很明显,这个疑问是显于文本表面的,这个显性的疑问是为了引发学生进行“花生在哪里”的探究活动,借以完成童话教学的“科普”任务。课文中这唯一的疑问显于文本表面,所以称之为显性疑问。而以下三个疑问,并不是显于文本表面的,是需要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和开发文本思想内涵的需求进行有意设计的。因为,这样的疑问并不直接显于文本之表,而是隐于文本之内,是教师对文本挖掘所得,所以称之谓隐性疑问。
  一、利用隐性疑问一,让学生感知劳动的价值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小松鼠与鼹鼠有这样的对话——
  小松鼠问鼹鼠:“这是什么花呀?”
  鼹鼠说:“这是花生的花,到了秋天,会结花生,花生可好吃啦!”
  这时,教师可以设计并向学生提出第一个隐性疑问:“同学们,想一想,鼹鼠知道花生结在哪里吗?”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以下结论。
  1.从小松鼠与鼹鼠的对话中,可以知道鼹鼠是吃过花生的,并知道花生什么时间结果,这表明鼹鼠对花生是很“知情”的。
  2.在课文插图中,鼹鼠肩头扛着一把铁锹,显然是一个“劳动者”。也就是说,大树下这片花生地是鼹鼠种的,一个“劳动者”怎么会不知道花生结在哪里呢?
  基于学生的这种讨论结果,教师适时进行总结,向学生揭示文本的第一处思想教育价值:参加劳动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就能感知到劳动的价值,从而开发出“科普童话”的第一种思想教育价值。
  二、利用隐性疑问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记述了这样的事: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结花生了没有。很明显,小松鼠是来看看如果结了花生,他就要把花生摘下来,留到冬天吃的。这时,教师应该提出第二个隐性的疑问:“同学们,小松鼠准备摘走的花生是谁的?他这样的做法对吗?”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片花生是鼹鼠的,小松鼠把人家的果实摘到自己家里,还准备留着冬天吃,显然是“偷”别人的劳动成果,是不对的。
  教师基于学生的这种“道德”认识,可以进行深化总结:“你们说得没错,花生虽然很好吃,但不能因为好吃,就可以将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小松鼠天天惦记摘走别人田地里的花生,这是‘偷东西’,是不对的。”
  教师的总结,肯定了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别人的东西不能摘”这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从而童话教学也就开发出了第二种思想教育价值。
  三、利用隐性疑问三,让学生找到“享受果实”的出口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小松鼠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这里对小松鼠摘到还是没有摘到别人的花生做了“模糊”处理——如果有人告诉小松鼠花生长在哪里,那么小松鼠就有可能摘了别人的花生留着冬天吃;如果没有人告诉小松鼠花生长在哪里,那么小松鼠就不可能享受到别人的劳动成果。
  这时,教师在向学生揭示过“花生果其实长在土里”这一“秘密”之后,应该及时跟进隐性疑问三:“同学们,小松鼠如何才能安心地享受到好吃的花生果呢?”这时,学生的讨论结果是多元的。他们有的认为:小松鼠应该找个人问问,比如问问小鸟,问问蚯蚓,问清楚了之后就可以摘到花生并享用了;有的认为:最好问问花生的主人鼹鼠,鼹鼠会送给小松鼠一些花生的;有的认为:要跟鼹鼠要一些花生的种子,自己种了再享用。面对学生这么多“享受花生果实”的思路,教师的最终引导应该是:享受自己的果实最有味道,小松鼠应该向“劳动者”鼹鼠借一些花生果,然后向鼹鼠学习种花生的本领,自己也种植一块花生地,最后收获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的这种总结,其实是给学生指明了一个“享受生活”的出口——享受甜美的生活成果,需要用自己的劳动自种自收。一旦学生找到了这样“享受生活”的出口,童话的第三种思想教育价值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小松鼠找花生》并不仅仅是一篇“科普童话”,还是一篇有着丰富教育寓意的“思想童话”。只有想办法挖掘出童话的思想教育价值,童话教学才将是完整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