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教学实录


  师:开列小火车读。
  (生开火车读)
  师:(指词语)你觉得哪里很温暖呀?
  生A:我觉得手很温暖。
  生B:我觉得脸很温暖。
  生C:我觉得身上都很温暖。
  [及时的抓住学生的感受,体会“温暖”一词,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温暖,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温暖”,产生心理感应,物化全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
  师:(出示段落:“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冻僵的手和脸。”)那你能读读这段话,让大家感到温暖吗?
  生:“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冻僵的手和脸。”
  师:哦,有一点温暖了,让姚老师也来试试,听我有没有把温暖带给你。(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师:你想把温暖送给大家吗?先自己读读试试。
  (生自由试读)
  师:谁愿意先来读?
  生A:“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冻僵的手和脸。”
  师: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到了温暖,就像红红的太阳照在了身上。(师奖励红太阳并带头鼓掌。)谁再来读?
  (小朋友踊跃举手:请我!请我!师请数人读。)
  师:有了红红的太阳真暖和,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如果阅读教学不训练朗读是不可思异的。朗读要掌握“火候”,抓住最佳时机,一般是在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得时候,不读不能足以抒发情感了,这时要鼓舞学生有声有色的读。也就是“积蓄而喷发”。教师的范读要“画龙点睛”,燃起火花,扇动势气,使学生产生临摹之感,一读为快。]
  师:原来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红太阳是为了给大家在寒冷的冬天带来温暖。多么美好的愿望啊!那么画绿太阳(指图),金黄的太阳,彩色的太阳又是表达了什么愿望呢?请你自己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太阳,找到段落读一读,
  (生自由选择段落朗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来读,尊重了学生的自我需要,有利于展示个性,形成个性的体验。]
  师:寒冷的冬天,红红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可是在炎热的夏天,你还喜欢这个火红的太阳吗?
  生(齐):不喜欢。
  师:火辣辣的太阳照下来,你感觉怎样?
  生A:我觉得很热,身上都是汗。
  生B:我觉得快要中暑了。
  师:要是这时候你上街去的话,会怎么办?
  生A:我会带上墨镜。
  生B:我会撑着太阳伞遮阳。
  生C:我还会带上太阳帽。
  师:这时候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生A:我希望吹一阵风过来。
  生B:我希望能吃上几支棒冰或喝上几杯水解解渴。
  生C:我希望太阳躲进云里,然后下一阵雨。
  师:你的愿望真是不错。给夏天换上一个绿绿的太阳(出示图片),你感觉怎样?
  生A:我感觉很凉快。
  生B:我觉得身上没有汗了,很舒服。
  生C:我觉得就像洗了个冷水澡,好凉爽。
  [这一环节老师连续提出了五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导引索,按问题的线索发展,学生是逃不出老师的设计的,顺藤摸瓜,一路追问,迫使学生联系生活谈体验,谈感受,通过一个“热”,一个“凉”的对比,学生对太阳有生成了新的认识。虽然达到了教学的预定的目标,但是,缺乏学生自我生成的意识。换一种提法——读后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可能是杂乱的,理不清头绪,但至少是学生各自的体验。这样做首先关注的是学生怎么学的,其次再关注学生学得怎么样,学的怎么样不重要,看他们是不是会主动的思考问题,如果学生能自己生成问题了,那么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解决问题很很容易的。]
  师:是呀,把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移动绿太阳),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出示句子)。你能读读这句话,给大家带来清凉吗?自己试试。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
  生A: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师:我觉得好舒服,就像绿绿的太阳照到了身上。(奖励绿色的太阳)你还把这个词语读得特别好(出示“街道”),请你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生A:街道。
  生(齐):街道。
  (请数人读。)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请数人读。)
  师:你的朗读也让我们感到了清凉。谁还想读这句话?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师:绿绿的太阳照到高山,山上的小树又重新舒展开叶子,照到田野,田野里的小花又抬起头了,照到街道,想象一下,街上行走的人们就可以怎么样了?
  生A:他们就可以不撑伞了。
  生B:也不用带太阳帽和太阳镜了。
  师:绿绿的太阳给大家带来了清凉(出示“清凉”),谁能来读读这段话,把清凉带给大家?(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A:我画了个绿绿……一片清凉。
  师:你让我们感到清凉了。谁再来读?
  (请数人读。)
  师: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生(接读):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师:请男生读前面的,女生读后面的。
  男生: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女生: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师:我们一起把清凉带给大家。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我们通过想象体会读课文,明白了课文中的小朋友画红太阳是为了在寒冷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指板书)——
  生(接答):温暖。
  师:画绿太阳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天给大家带来(指板书)——
  生(接答):清凉。
  [教师采用的是引读法,从训练角度来说,是可行的,有实效的。]
  师:多么美好的愿望呀!姚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心愿呢。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国家正在打仗,就是——(生接答:伊拉克)。伊拉克的小朋友们因为战争,没有书读了;有的还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有的在战争中受了伤,得了疾病,可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他们时刻都盼望着战争早日结束。所以姚老师要画一个和平的太阳送给伊拉克的小朋友们,让他们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家园,早日回到学校上课。你有什么心愿吗?
  生A:我希望让地球变得更美丽。
  生B:我希望世界能和平一点。
  生C: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永远充满绿色。
  [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与可能的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生命,尊重民族的情感,体现人文情怀,这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课文不仅仅是文本,它还是启迪学生思想精神的食粮。]
  师:小朋友们有很多心愿,下课的时候你可以把自己的心愿说给同桌听听,也可以自己的心愿画下来,好不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就叫快乐大转盘(出示课件)。
  (师示范操作,生齐读词语。)
  师:我请一个人上来试试,转到哪一个字就读哪一个字。
  (请数人转转盘、读词语。)
  (师操作,生读词语。)

  综述:
  姚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是在教师主导下,相对开放的课堂教学。教者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建立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的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然后因势利导研读教材,使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升华。教者做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训练语言,引发情感,联系生活,再通过朗读体味文中的内涵,放飞了学生的精神世界。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延伸了教材的价值,学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

  思考: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开发学生的已经掌握了资源,在合作交流时,形成互补、互促、共享的的学习方式。就一篇课文来说,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要让学生把这种感受抒发出来——或知识、或能力、或情感、或问题、或方法、或经验,总之他们不会木呆,不会没有感觉。有了这个前提,教师与学生再共同研讨针对问题的学习策略,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师生的合作,尽量以学生为主,但不是放任自流,主导与主体是辨证的统一。
  再补一句:课堂教学有一点要要关注的是——“谁的问题”“谁解决的”“怎么解决的”,这也是我们教学一直努力的。
  以上是冒昧所谈,不妥之处,望指正批评。
 
上一篇:《王二小》教学设计     下一篇:《小池》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