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棉花姑娘》的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一篇科学童话。教学本课的目标主要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2)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各自不同的本领。如何使上述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呢?

 

  一、抓住词语,体会角色心情

 

  棉花姑娘从生病求医,再到病好长叶,心情在不断地变化。其中第一自然段中的“可恶”一词,把棉花姑娘的难过、伤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低年级孩子对书面语言的感悟能力还比较弱,不能很好地把握“可恶”一词独特的语意。我们就把理解和感受“可恶”作为教学第一自然段的重点之一。

 

  【教学设计】

 

  1.比较棉花姑娘病前和病后两幅图的不同,看看棉花姑娘的神态有什么不同。

 

  2.是什么事让棉花姑娘愁眉苦脸?你是从哪一段读懂的?

 

  3.你看,这就是可恶的蚜虫!“可恶”像我们常说的“讨厌”。你在什么时候,会有讨厌的感受?

 

  4.蚜虫到底可恶在哪里呢?

 

  (生可能会回答:蚜虫会把棉花姑娘身上的营养吸走;蚜虫会吃叶子,你看,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很多的洞洞;身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会死的……)

 

  5.换位想象:是呀,蚜虫真可恶!面黄肌瘦的棉花姑娘,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的是什么呢?

 

  (生可能会说:你这可恶的蚜虫!我让农民伯伯消灭你!谁快来救救我吧……)

 

  抓住重点词“可恶”,联系学生的生活,把“可恶”具体化为学生眼中一个个形象可感的画面,使学生能凭借语言建立自己的内心视像,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此时的学生已进入棉花姑娘的世界,与她同命运共存亡。同时,“可恶”这个词语在学生的头脑中,也从简单的符号存在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感受,最后积淀为新的语言库存。

 

二、读好句子,体验角色情感

 

阅读教学应当以读为本,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几乎成了每篇课文共同的教学目标。但很多时候,它只是教案中无关紧要的一句“普通话”,老师们要么对它熟视无睹,要么不知如何指导。其过程的缺失,让人担忧。

 

  【教学设计】

 

  1.快速读课文,思考: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给自己治病?

 

  2.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见到这些医生,是怎么向他们求救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出示句子:“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3.读读这三句同样的话,能不能读出不同的心情?

 

  4.创设情境:是啊,她盼着,盼着终于把燕子盼来了。棉花姑娘对燕子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燕子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情加重了。她又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啄木鸟。棉花姑娘又急切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啄木鸟又飞走了。棉花姑娘的病更严重,她已经变得奄奄一息了。这时候,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5.这些医生为什么不帮棉花姑娘治病?读24自然段,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

 

  6.选一位医生,练练他说的话吧!

 

  7.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8.小结:哦,我明白了。你们也很想帮棉花姑娘治病,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