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我们长大了》教学设计之一

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我们长大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5单元“语文天地”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这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本单元和上学期第17单元相承接,通过尤拉、马莎、少年毛泽东等一系列人物的故事给予学生启示,使他们初步了解什么是“长大”。那么如何使课本与生活衔接,使得学生“学有所用”呢?我认为“语文天地”中的讨论“我们长大了”就是一个契机。
  学生分析
  班上有48位活泼可爱的学生,说话、做事、看问题天真单纯。有时他们兴冲冲地跑到教师面前,高兴地讲他们碰到的事儿,可往往因为表达时思维跳跃,语句不连贯,让教师不知所云。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潜力的阶段,他们的生理、心理在迅速地变化成长。他们处在这变化当中不知不觉,或是感受并不明确,需要外部环境的引导,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因此口语交际的指导,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从何入手,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呢?怎样在学习中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呢?这是口语课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设计理念
  一、口语交际是一个听说整合的过程。
    在活动中,学生既要敢于表达、学会表达,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不同声音。这一小小的习惯,既是做合格公民和学习知识的需要,还体现着两种教育价值观的整合,即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与个体本位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集体就是他的“准社会”。他在其中生活、学习、发展自我,同时也受到集体的约束,必须遵守其“游戏规则”,承担责任。这样集体和个人才能共同发展。在口语交际中,畅所欲言的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提高了自己,也提升了集体。而每个人认真倾听则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集体的利益,也只有在集体中,个人的能力才能得以增长。这些理念直接告诉学生,他们也不懂;只有通过口语交际中“听”和“说”这两个具体环节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知道表现自我和尊重别人的关系。
  二、师生互动。
    作为教师,关键是要放开,和学生的心灵平等对话,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才会有交流的局面。我们小时候在相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中浸泡了十几年,不论年轻教师,还是年龄稍大的教师,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师在上,生在下”的潜意识。而今教育面临重大变革,这种思维定势是一种相当大的阻力。不仅仅是教师的原因,它同整个社会和教育背景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当代教师,我们也处在终身学习当中,迅速地适应变化是现代人的基本功。因此,实实在在地“放下架子”,师生平等对话,才能和学生互动起来。
  三、口语交际的情境要真实。
    虚假的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即使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但无奈在学生心中没有相关体验,激不起半点涟漪,又怎样启发他们的思维,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呢?语文教学的外延应是生活的外延,在真实的情境中才可挖掘出学生真正的思维。口语交际中说的话应该是来源于内心的、真实的。反对学生表演式的说。说得“精彩”,说得超过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思维水平,这种“精彩”只是拔苗助长中的昙花一现而已,不能在心灵上留下任何真实的痕迹。在真实的情境中说真话,即使说得幼稚,说得荒唐,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健康的成长。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
   1.自制问卷表,在家庭成员中开展“我长大了吗”的问卷调查活动。表格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
     亲爱的________:(可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A.您认为长大的意思是什么?
     B.您觉得我长大了吗?为什么?
     C.请您讲讲我小时候的事儿,讲一讲我是怎么长大的,好吗?
      (对于完成该项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可改为口头进行。)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时,提醒学生注意几点(也可在学生调查失败后再相机指导)。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家人谈,最好能提前约定时间。
    (2)要用认真的态度、仔细的准备,告诉家长: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比如:给被调查者准备好一杯水,放好纸笔。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并切忌撒娇。
    (3)谈话中要有礼貌,对长辈要尊敬。
    (4)如果家长有时间谈,但又并不当回事,就明确提出你希望他(她)能认真配合你。
    (5)要有多次调查的打算和决心。
  2.收集自己出生到现在的照片,看看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回顾过去,发现自己的变化。】
  3.想像并画出自己成人以后的样子、职业等等。
   【让学生展望未来,预见自己的变化。】
    然后课堂上集中讨论现阶段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总结得失。
  教师:
   1.收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加以整理。
   2.制作课件,内容为与长大有关的文字资料、儿歌、故事,等等。
  二、课堂教学。
   1.课件展示学生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观察引出话题:我们长大了。
   2.分组交流,听我________说,我小时候……(可填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大家一起评评,推选讲得最生动的人做小组代表。
    【感性认识阶段,学生之间分享成长经历。在分组交流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充足的指导和灵活自然的帮助。必要时可帮组员做一些安排,最大限度地鼓励每一位学生和同学的合作。课堂上教师必须细致地捕捉到组内的“风云变幻”,给予巧妙的影响,让能说会道的学生畅所欲言,让跃跃欲试的学生有机会表达。】
   3.精彩片断回顾。让各组代表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给全班同学听,教师从他们的发言中捕捉讨论的切入点,给予画龙点睛式的评价,将事例概括到理论高度,对其有一个准确界定,并将其成长归纳为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两类。
    【下一阶段讨论的内容来源于本阶段学生的谈话,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引发出来的学习内容,是吸引他们继续讨论下去的前提。】
   4.教师参与讨论,教师以自己的照片、成长故事做学习媒介,参与到这次谈话中来,补充说明成长的含义。
    【此项视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情况而定,教师可讲也可不讲。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学生如果认识得较全面,教师不必画蛇添足。如果因为家庭、认识水平、应变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学生谈得不够充分,教师则以自身的例子来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必要的提携。】
   5.“我们长大了,对于‘长大’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以后才能更迅速地成长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长大。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不加整理地把各种方面问题混在一起说,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以总结性的语言将其纷繁的材料整理、点拨得有一定条理。】
   6.在说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欲言而又表达不清的想法,教师运用课件中的诗歌事例加以说明,再次以感性材料来支撑其尚未成形的想法。
    【这一环节对教师备课量要求较大,教师需提前对“成长”有一个较为清晰、全面的认识。资料力求生动、儿童化。而在课堂上教师能否灵活地应对,又是一个考验。】
   7.在讨论中,随时归纳并板书,板书设计如下:
    在黑板的两端分别画上幼儿园的“我”和小学时的“我”,之间连接着一串脚印,“成长的足迹”一直伸向远方……
    学生发言的观点简要板书在“成长的足迹”旁边。
    学生观点总结为:我们长大了。
    1.个子高了,力气大了,跑得快了……(生理)
    2.懂事了,会关心人、体谅人、爱人了……(心理)
    3.将课堂体会延伸到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展示未来:长大后,我们会是什么样儿?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展示自己的想像画,大家互相看一看。
   教师总结性发言,点明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