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悯农》的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现在新课标提倡要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发展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遵循这一精神,我在教学《悯农》一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说、读、议。为了实现这一方案,我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针对课文内容对学生说了三次话,这既不是串讲也不是提问,都是在引导学生动口。一开始我出示课件(农民正在烈日下给禾苗锄草,汗水直往下滴),我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这一提问给了孩子很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既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得到了初步的情感体验,为学习诗文做下了铺垫。
  我的第二次引导是在学生进行理解古诗意思这一环节之前,我提出各小组自学古诗,说一说你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或词语的意思,然后发言。同时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口语锻炼,我向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听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他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你可以给他补充,你还可以说说你自己对诗的理解,你还可以提出你读不懂的内容,同学们一起来帮助你解疑。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不仅可以说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解决别人的疑问。学生真正成了自己的学习的主宰者。对古诗情感理解的这一教学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学生通过读、想、议、说,不仅懂得了古诗的意思,而且还会通过感情朗读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最后一次引导是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的。我说:“同学们对古诗的意思也理解了,请你们再看这张图,如果你们面对着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们有什么想对别人或者对自己说的吗?”因为有了前面的情感体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我想对自己说要爱惜粮食;我想对同学说吃饭时不要洒饭粒;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如果浪费了粮食农民伯伯的辛苦就白费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都非常到位,这样在学生的说、读、议、听、再说、再读、再议的过程中,学生轻松、愉快学到了,我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有一点遗憾的是,在学生刚体会到词语、诗句的意思后,我就让学生看板书(锄禾 汗滴盘中餐 皆辛苦)完整地复述诗意,显得突兀,学生一时还不能够连贯地复述,因为古人的语言习惯和现代人的不同,有些句意需要颠倒过来解释,如“锄禾日当午”一句解释的时候,需要先说“日当午”的意思,再说“锄禾”的意思,而且要加上主语(农民),如果先让学生一句一句地复述诗意,并适当地引导,再让他们试着两句、三句、四句连起来解释,一定会比一下子就让他们说整首诗的意思效果要好得多。
  以上就是我教学《悯农》的一点体会。
 
上一篇:“锄禾日当午”中的锄禾啥意思?     下一篇: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