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学艺》案例

鄂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案例背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多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图像与人名,让学生与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初读时,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教材解读:
  一、初读教材的感觉:
  初次读完教材,感觉这篇课文的谴词造句离学生平日接触到的有很大区别。它比较严谨,缺少儿童的特点,带了点成人的意味,或许,这就是一个儿童化语言向成人转变的过程。在看它的内容,所讲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学生的兴趣不会是那么的高,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只是书中梅兰芳唱戏的那幅图学生会感一些兴趣。在教学伊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应是我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二、再读教材的感觉:
  再读教材,细细的来看,文中有一些难理解的词句,如:“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小鸟,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双眼渐渐灵活起来”“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勤学苦练”“世界闻名”。对于学生来说,凭借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难以很好的理解这些词句,在教学时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较容易的理解这些词句,这是我们在备课时应着重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三、三读课文的思考:
  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学京戏的事情,选入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梅兰芳,在学习上刻苦努力,下苦功夫。如何使这个道理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并说出来,使思想教育显得不是那么生硬,这应该是我们思考的第三个问题。
  四、读生字和二类字的想法:
  生字教学如何能与课文的学习同步进行,使识字与课文的学习混然一体,不再显得孤立,同时,在学课文的同时也理解了生字的意思。这便成为我们思考的第四个问题。

  〔案例描述〕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京剧是我们的国粹,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喜欢京剧美丽的服饰、变化多样的脸谱、不同角色的表演。谈起京剧肯定要谈到一个人,就是梅兰芳。板书:梅兰芳。你对梅兰芳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
  第一组词;注意轻声第二组词:注意儿化第三组词表示动作的词
  第四组次:四字词语指导书写“紧”“灵”两个生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合作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梅兰芳去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交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出示相关部分。
  “不是唱戏的料子”什么意思?眼睛没有神儿一起看看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
  3、把师傅的话变一变你会说吗?出示填空:
  (1)因为梅兰芳——————,所以师傅说他——————。
  (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是因为——————。
  4、去拜师,可是没成功,如果你是小梅兰芳,你的心情怎样?(失望、难过、伤心)。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名读,齐读。
  5、师傅是个唱戏的行家,他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看来梅兰芳得改行了,那梅兰芳后来怎样了呢?我们来看最后一段。
  ①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②板书:京剧大师
  ③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④学生自由提问,师归纳
  学习课文第二段
  1、过渡:读书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交流:他心里会怎么想?谁来把梅兰芳毫不动摇的学艺决心读一读?
  3、梅兰芳练眼神了
  光有决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4、这句话中用了两个表示专心看的词语让我们一起看看梅兰芳看鸽子时的情景,他是怎样看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睛牢牢地盯住不放。一眨也不眨,鸽子飞到哪儿,眼珠就转到那儿看得很认真)
  我们也来做一回小梅兰芳,练一练眼神吧!(师打开课件)请同学们紧盯着它,眼睛不要眨,头不动。看,鸽子飞起来了,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小朋友的眼睛可要密切注视啊!小鸽子飞到我们的头顶上,在我们的头顶上转圈圈呢!你们的眼睛可千万别眨呀!
  7、小“梅兰芳”:练眼神的感觉怎么样啊?(脖子酸、眼睛累、流眼泪、眼睛发花)
  8、才练了这么一会儿你们都叫酸叫累叫苦了,梅兰芳是练这么一会吗?哪个词告诉我们了?(常常)梅兰芳练了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整整练了十年,谁来读?
  9、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子一长,(引读)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10、创设情境,读懂句子:
  小朋友,眼睛会说话吗?
  我们不妨来做个试验:请某某同学上台,用眼睛跟大家说话,我们来猜猜他要对我们说什么。
  刚才某某同学靠明亮的眼睛来说话,梅兰芳练了十年更厉害,他在表演时心里想说的话,都可以用眼睛表达出来,他的演技高超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指名读
  师补充:唱京剧不光要练眼神,还要练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有一次梅兰芳练习踩高跷,脚上绑着半米多长的高跷站在转头上,一会就腰酸腿疼了,他咬牙坚持。为了站得更稳,冬天他到滑冰场上练习,因为冰太滑常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但他一直不放弃,终于练就了一身踩高跷的好功夫。读到这你想说什么?(梅兰芳你真刻苦。梅兰芳你真努力。)
  12、让我们把第二小节连起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
  学习课文第三段
  从不是唱戏的料子到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靠的是什么?板书“勤学苦练”
  出示梅兰芳自己对自己评价的话——梅兰芳曾经说过:“我是一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2、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最后一段
  3、师: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了,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为京剧大师?补充故事:
  你对大师又有了什么深刻的理解?(京剧唱得好,很多人都很喜欢他,并且很尊敬他,这样的人就是京剧大师。)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赞扬这位伟大的京剧大师!
  5、梅兰芳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多么不容易!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点击:终于)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好不容易才做成的事,用上“终于”跟大家说说
  四小结
  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我们肯努力,和梅兰芳一样勤学苦练,我们小朋友也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案例分析〕
  本课我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我用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团花图案作背景,再辅以梅兰芳的头像做成课件出示,一开课,就营造出浓浓的民族味道,为学生了解京剧作了铺垫。然后通过让学生欣赏梅兰芳唱戏的片段,使学生对梅兰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由此导入课文,学习课文第一段,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读进行说话练习,使学生读懂第一段,明白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唱戏的料子,并且知道什么是“料子”?接着,由这样一个不具备唱戏条件的人最后有了什么成就?这个问题引出课文第三段,在这一段中抓住“世界闻名”、“京剧大师”这些词来理解梅兰芳所取得的成就,并用讲故事来使学生明白大师是指品德高尚,又有才华的人。抓住“勤学苦练”来使学生知道他的这些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再接着由“勤学苦练”这个词引出第二段,在这段中抓住“紧盯、注视”这些词来理解课文,理解词语时,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先让学生说,再亲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通过表演让学生明白眼睛会说话,这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结合实际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是进行拓展,让学生通过练习里学习的四字词语来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的回忆和读,使学生结合梅兰芳学艺的事情,既弄明白了这些词的意思,又使学生更加懂得梅兰芳的成就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感到整堂课思路是很明晰的,重点部分也得到了落实,课堂中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方面,也有觉得有不尽人意、需要改进的地方。
  可取之处:
  一、课标是教学的方向标
  课标里说低年级课文应结合实际来理解。根据低年级学生和课文的特点,在学习新课时,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课文,我就让学生通过读,在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同时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