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探母》教学反思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语文课上,课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无声的榜样,而教师的教学语言则是有声的榜样。教师只有真正地在表情达意方面树起一把标尺,为学生的语言表达作示范,学生才会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良好习惯。
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文具有突出的情感因素,无论是记叙、描写、抒情、还是议论和说明,其内容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心灵受到震荡,情绪受到感染的情况下,才能真正领悟课文的深意。所以,要引导学生由某一情感状态转移并沉浸到课文规定的情感氛围中来,少不了教师富于情感性的教学语言。在教学《陈毅探母》一文时,我觉得陈毅的年代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久远的,因此在介绍陈毅其人的时候我采用的是介绍的方法,并且把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教育学生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作为教学的重点。在突破重难点时,考虑到本文是以对话来表达陈毅对母亲的感情的,因此教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抓住重点的词语来体会这种感情。我通过范读陈毅和母亲的对话,让学生初步感受:读母亲的话,我抓住“也……还……”,让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和委婉的谢意;读陈毅的话时则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抓住“别这么说”、“不知道”、“多少次”、“应该”等词,体会出母亲的养育之情,感受到陈毅对母亲的感激和报答。通过教师的范读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情感。接下来,我又通过和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我做母亲,学生做陈毅,仔细体会字里行间的母子之情,感受陈毅元帅的真诚的孝心和博大的情怀。最后我通过朗读欣赏的方式,播放课文配乐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欣赏,让学生选择文中哪些语言最感人,找出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得声情并茂,让语言文字中饱含着的母子真情感染学生。
世界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优质的教学语言,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要下苦功夫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力,正如语文特级教师吕志范所说:“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能力吧!它给课堂注入生命。”在教学时,教师要反复锤炼语言的表达方式,力争以优美、艺术的语言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从中获取知识,而且在语言表达方面也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表达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陈毅探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下一篇:《陈毅探母》电子教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