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VS“满山遍野”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今天教一年级下册的《这儿真好》的第一课时,在读生字词后我让学生找找看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语。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词语上面,一个是“一座荒岛”,还有一个是“漫山遍野”。当时我一听,乐了,找得太好了,正好对比着来学习。于是我让小朋友们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谈了谈对于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小家伙们说得很挺好的,“荒岛”就是说岛上什么都没有,简直就是一无所有,甚至连草都没有。当时我表示了赞同,可是王子岑指着书上的插图质疑:“既然什么都没有,小熊问云的时候为什么脚旁边有鲜花和小草呢?”我愣了一下,仔细一想,荒岛大概不能连草都没有,如果寸草不生,那小熊恐怕也没法生存了。汗颜,还是小家伙看得仔细。

  这时我再结合对“一座荒岛”的理解,对比着学习“漫山遍野”,似乎已经水到渠成。而且就这两个词语我抛下一个留待思考的问题:“一无所有的荒岛为什么会变得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呢?”我自认圆满,打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可是这时王宏程的小手固执地高高举着,本想忽略,但是想想我还是叫了他。小家伙站起来就急急地问:“为什么不说‘满山遍野’而要说‘漫山遍野’?”我又愣住了,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而刚才孩子们对“漫山遍野”的理解,就是说山上种满了树,到处都是树。我甚至也在问自己:“是啊,为什么是漫山遍野呢?”突然我想到了“水漫金山”的典故,立刻就回过神来了,关键就在于“漫”。我提醒大家想想“漫”是什么意思,一个机灵的小家伙说“漫”就是水满得都漫掉(泰州方言,哈)了。我没有再深讲这个词,而是让学生多读读这个词,自己去体会“漫”在这里的意境,不过包俊杰在下面插嘴了,说得倒是挺形象:“我知道了,就是树种得太多了,多得好象把山都淹掉了。”说得通俗了点,不过确实很贴切,我不禁莞尔。

  中国的文字确实奥妙非常,一个“漫”字就让这个词语变得生动不已,充满了生机,感叹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