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导入设计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十四课。

  [导入设计]
  上课开始。教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神秘地说:“老师手上有一封信,是写给我们一年级全体同学的。想知道是谁写给你们的吗?”
  学生(大声地):想。
  师:好,老师就把这封信读一下。大家可要认真听哟,亲爱的一年级的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们是一群小蝌蚪。别人都有妈妈,而我们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从来足有见过我们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得是怎么样的。每当看着别人叫妈妈时,我们都羡慕不已。我们多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呀,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们找到妈妈吗?
  此致敬礼
  您的朋友:小蝌蚪
  ×年×月×日
  师:“小蝌蚪写信给我们干什么呀?”
  生:他们找不到妈妈。想让我们帮他们找妈妈。
  师:你们想帮助它们吗?
  生(跃跃欲试):想!
  师: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呢?怎样才能找到小蝌蚪的妈妈呢?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分析]
  在教学本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创设了一个与学生自身有关的生活化情境,并巧设“有人给我们写信。会是谁呢?”的悬念。一年级的学生很少收到信件。现在有这样的一封信,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所以当教师读这封信时,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立刻坐好,满怀好奇地侧耳倾听。这样的创设悬念,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信的内容是以小蝌蚪们寻求帮助的口吻写的,符合一年级学生喜欢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有童心,有童趣,激起了学生的同情心。随着教师逐步导入——“小蝌蚪想干什么?”“你们想帮助它们吗?”学生跃跃欲试,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在最后,又一次巧妙地设置了悬念——“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呢?”“怎么样才能找到小蝌蚪的妈妈呢?”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本,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富有艺术性的课堂导入,能巧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巩固知识,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我想,在设计本课的教学结尾时,还可加强与课堂导入的联系,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具完整性。比如,我就针对课堂导入设计了这样的提问结尾:“小蝌蚪为什么和它们的妈妈不一样?”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內容进行整理、巩固,借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教学內容进一步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