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 eng ing ong》教学设计之一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设计理念: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向着抽象思维过渡,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离开了具体的感性东西,是无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接触各种感性材料,使抽象的符号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长春版小语教材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时,借助图画学拼音,先看图认识事物,用自己的话把图画的内容说出来,再学字母和音节,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学好字母和音节。另外,创编“身体字母操”,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在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后鼻韵母:ɑng eng ing ong,整体认读音节:ying。能读准音,认清整体认读音节:ying形,正确书写。整体认读音节:ying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读方法。
3、认识5个生字,了解“中”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4、在教学拼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拼读习惯,及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后鼻韵母ɑng eng ing ong 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教学难点:
能准确拼读声母与ɑ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掌握三拼连读的拼读方法。
教学准备:
1、本课拼音字母的情景图。
2、字母、音节及生字卡片。
3、四线格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复韵母ɑɑng eng ing ong,读准四声,正确书写。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ng。
教学过程:
一、游戏复习复韵母ɑn en in un ün 抽读字母卡片,带调拼读.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不知道,ɑn en in 这三个复韵母是妹妹,他们还有姐姐和哥哥后鼻韵母ɑng eng ing 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他们。
三、图文结合,学习新课
1、出示情景图,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同桌说说,指导有顺序观察。ɡ
2、学习复韵母ɑng
(1)出现月亮图片和字卡,认读词语月亮。
(2)出现复韵母ɑng
(3)范读,简单讲解——ng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4)学生用连拼读法试读。
(5)师生共同总结发音要领。
(6)指导书写,不要分家,要紧凑,匀称。
3、学习复韵母eng
(1)提问:放过风筝吗?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2)出示风筝图片和字卡,认读词语风筝。
(3)出示eng。复韵母ing
(4)提问发音方法,范读,跟读,指名读。
4、学习复韵母ing整体认读音节ying
(1)图上画的是什么鸟?
(2)出现夜莺词语,认读。
(3)出示复韵母ing。
(4)独立尝试发音,范读,开火车读。
(5)给夜莺的莺字注音,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g。
(6)区别ying和ing。编儿歌:大y领着ing,迎着风看电影,yīng yíng yǐng yìng
5、学习复韵母ong
(1)猜一猜什么东西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
(2)认读钟表。
(3)出示ong
(4)试读,范读。
6、学习丰、共、中
(1)出示带拼音词语风景、丰收、公共、空中。
(2)独立试拼,同桌交流。
(3)认读丰、共,扩词。
(4)出示“中”字字理识字图,讲解字意,认读中字。
四、巩固拓展
拼一拼,出示卡片,学生拼读,强调三拼音节读法。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醒同学们在使用时,不要把他们兄弟姐妹弄混了,注意区别。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ɑng eng ing ong ying
2、活动与练习指导。
教学过程:
一、趣味游戏,复习字母。
1、拿出字母卡片,听老师读什么就句举起什么。
2、复习生字。
二、拼玩字母盘:制作一个声母盘和韵母;转动进行拼读;小组练习。
三、“读儿歌注意读音”
1、引导学生看图。观察要有一定顺序。
2、读儿歌。
注意音节拼读要正确。
四、编身体字母操
1、指导创编。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五、课堂小结
比一比,谁编的身体字母操最形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