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乐园》教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鸟的乐园》是一篇情境识字课文,课文为孩子呈现了一幅美妙的图画。在茂密的树林中天湛蓝,草碧绿。一群或在枝头小栖,或在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快乐的生活。其中穿插着三幅生活在不同环境的鸟:南极的企鹅,非洲的鸵鸟,国家保护动物丹顶鹤。在每只鸟旁边配以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多数生字的部件中都有“鸟”字,成为更好的字族文识字素材,系统学习此类识字方法。“燕”字字理演变为学生学习生字带来了乐趣,在学习中更深刻地感受着方块字的美妙,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主题图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学生的学带来生机,给教师的教带来活力。课后适当安排了巩固性的训练和扩展性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表述:“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素材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中不难看出,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这些字,能运用学过的字,获得识字的方法以便独立识字。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识字给孩子带来了无限乐趣。

  思维学家张光鉴先生曾经明确指出,儿童识字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前提和四个要素的整合。这两个前提条件包括一定的口语能力和那些能与文字相匹配的具体事物的认知经验:四个构成要素包括声音、图象、语义和符号。也就是说,只要儿童拥有了两个前提条件,并能将四个要素紧密地结为一体,他们对文字的认读就会“无师而自通”。四要素结合得越紧密,学生识字越容易形成记忆;四要素缺的越多越不容易记忆。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让儿童在拥有两个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他们完成四个要素的整合,从而使儿童对字的识别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同时加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来帮助学生在活泼生动的情境中图片与生字相结合来学习生字,同时结合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适时地发展语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后的“找一找”一题作为本课知识的拓展延伸,初步建立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在学生对鸟类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进一步开展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开放语文课堂。“读一读”以儿童诗的形式进一步培养儿音的朗读能力,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感受诗歌中的童趣。并以此为点,全面开展以歌唱、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交流。将语文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引发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想一想,填一填”练习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鸟”在“鸦”,“虫”在“蚂”中是表义的,而“青”在“清”中是表声的。同时扩展了“字族文”识字,有效地领会此种识字方法。另外能够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有助于孩子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