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设计之七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学会"向、白、毛"。 
   3、逐步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这位新朋友的打扮和我们大家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诗人形象)
   2、介绍诗人:他是古时候的人,他生活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叫____?请大家拼拼音节,看谁最先拼出他的名字?(出示名字和音节)指名一人拼。
    【设计意图: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
  二、初读古诗
  (1)有一天,骆宾王正在河边玩,忽然他看见了______?(出示鹅,练习说话:他看见了美丽的大白鹅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是啊!他看见这些美丽的大白鹅,喜欢极了!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来夸夸大白鹅。题目就叫"咏鹅"(出示咏鹅)咏是夸的意思,咏鹅就是______ 
  (2)接下来老师学着骆宾王的样子来咏鹅。师范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
  (3)要读得好听,首先要读准词语的音。(再听老师咏鹅,听清哪些字读翘舌音)
  (4)显红"绿水、红掌"清波(后鼻音)鹅、向天、白毛、"再听老师读,听清这些词念什么?先自由读,再请小老师教大家读,然后师点词生认读。
  (5)单独出示词认读。(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词的意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出示图理解绿水、红掌、清波、向天)
  (6)记忆认词。(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记忆力,给你6秒钟的时间,请你记这些词,看谁记得最多?)
  (7)请同桌互相念念这一首诗,注意把音读准。
  ( 8 )小朋友们读得真准,古诗光是会读,不算稀奇,还要读出诗的味道来。注意诗的停顿很重要,听老师来有味道的读诗,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为什么鹅、鹅、鹅要说三个?出示停顿的地方(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儿歌"的阶段中,培养学生有认真听记的习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
  三、理解诗意
  1、小朋友学会了有味道地读古诗,现在请你有味道地背一背这首诗。(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2、谁愿意回家背给妈妈听。师扮演妈妈的角色,进行师生对话式背诵(随机理解前两句诗意)。
  (1)看图片理解"曲项"的意思。(曲项向天歌就是鹅弯曲着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会唱些什么呢?
  3、孩子,你学得真不错。请你找出后两行诗中描写颜色的词(白毛、绿水、红掌),这些颜色是写什么的?我手上有只大白鹅,请你给这两只大白鹅正确地涂上颜色。
  (1)给大白鹅涂色(红掌、白毛、绿水)。
  (2)反馈(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练习,理解后两行诗意。)
  4、小结:白白的毛浮在绿绿的水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画面啊!难怪骆宾王要咏鹅----------
  【设计意图: 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古诗教学直观化。涂色练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四、写字指导
  这首古诗中还有三个生字要请我们小朋友自己学习。请大家拼拼音节,看看笔顺,想想意思。
  (1)出示田字格中三个生字(向、白、毛)。你学会哪个字?指名拼读音节。
  (2)指导书写"向、毛"。
  (3)老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写字。写完的同学给字找个朋友。
  【设计意图:课后的三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五、课后延伸
  像这样优美的古诗,唐代还有许多,李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给大家<唐诗三百首>,请课后去读读这本书。
  【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